四诊在疾病风险影响因素测量中的作用
2025年08月10日
(二)四诊在疾病风险影响因素测量中的作用
不管是疾病的诊断,还是健康风险的评估和预警,都需要对当前“状态表征”进行全面、规范、准确的采集,辨别状态要素,并指出这些状态要素与疾病的相关性。中医的“健康风险因素”大多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而来。《素问·宝命全形论》讲:“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说的是盐藏于器皿中,外有渗水,是盐气外泄的表现;琴弦将断,则声音嘶哑;树内溃败,则枝叶萎谢;病情深重、胃气将要败绝时,就会出现打呃声。该论述指出人们能够从外部的表象去判断事物内部的情况。《奇恒之势》是比《黄帝内经》更早的医经,该书在介绍六十首诊法时说“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就是告诉医生要把各种点滴细微的诊察所得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探求阴阳盛衰的变化规律,明辨五脏的病变本质。我们传统文化有一个词叫作“防微杜渐”。为什么“防微”能够“杜渐”?因为小的变化往往是更大的变化的前兆或者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告诫我们要有辨知病邪在皮毛、在肌肤、在筋脉、在六腑、在五脏的能力,提前治疗,这与中医疾病风险预警的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