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诊的方法
根据按诊的目的和检查部位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体位和手法。主要包括触法、摸法、按法和叩法。浅部按诊用触法、摸法,深部按诊用按法和叩法。
1.触法 是医生以手掌(图4-10)或手指轻轻接触患者局部皮肤,如额部、胸腹部及四肢的皮肤,以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等情况,分辨病属外感还是内伤,是否汗出,以及阳气阴津之盈亏等情况的检查方法。

图4-10 触法
2.摸法 是医生用右手中指指端轻轻按压局部(图4-11A),如原穴、背俞穴,察看穴位是否有低陷或高凸的表现,以了解经络及脏腑的虚实情况;或用指掌稍用力寻抚局部(图4-11B),如胸腹、肿胀部位等,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如有无疼痛以及喜按或拒按,有无肿物以及肿物的形态、大小,肿胀部位的范围及肿胀程度等,以辨别病位及虚实的检查方法。

图4-11 摸法
3.按法 是医生以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图4-12),如胸腹、腧穴、肿胀或肿块部位,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大小,质地的软硬、光滑度、活动程度等,以辨脏腑虚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的检查方法。
以上三法的区别表现在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位浅深有别。触则用手轻诊皮肤,摸则稍用力达于肌层,按则以重指力诊筋骨或腹腔深部。临床操作时可综合运用。按诊的顺序一般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而重,由浅入深,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如《通俗伤寒论》曰:“轻手循抚,自胸上而脐下,知皮肤之润燥,可以辨寒热。中手寻扪,问其痛不痛,以察邪气之有无,重手推按,察其硬否,更问其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沉积之何如。”

图4-12 按法
4.叩法 是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身体某部位,使之振动产生叩击音或振动波,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的检查方法。其一般分为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直接叩击法(图4-13)是医生用手指或掌面轻轻地直接叩击或拍打诊察部位,通过听音响和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若叩音如鼓者为气臌;叩音浊者为水臌。也可将手放于患者腹部两侧对称部位,叩击单侧时,查看对侧手掌是否感应到振动波,阳性者为积水的表现。

图4-13 直接叩击

图4-14 拳掌叩击法
间接叩击法有拳掌叩击法和指指叩击法两种。拳掌叩击法(图4-14)是医生用左手掌平贴患者检查部位,右手轻握空拳叩击自己的左手背,边叩边询问患者叩击部位的感觉,有无局部疼痛,根据患者感觉以及医生左手震动感推测病变部位、性质和程度。该法临床常用以诊察腰部疾病,多与肾脏疾病有关。

图4-15 指指叩击法
指指叩击法(图4-15)是医生左手中指第二节紧贴患者检查部位,其他左手指稍抬起离开患者体表,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远端,方向须与叩击部位垂直。叩击时利用腕关节与掌指关节活动力,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指立即抬起,以免影响音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