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疏泄与生殖的现代研究

(三)肝主疏泄与生殖的现代研究

人类的生殖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互滋互化,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肝气条达,肝血充足则气机得以调畅,气血得以调和,冲任得以协调,精气得以疏泄,宗筋得以荣养,女子则能胎孕,男子则能生育,从而调节和维持人的生殖功能。当肝失于疏泄则肝肾二者相互影响,冲任不调、肾精不得疏泄从而影响机体的生殖功能。

从肝、情志、内分泌的关系,以及生殖系统男女有别的角度出发,西医学研究发现女性肝失疏泄影响生殖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男性则与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功能异常有关。《傅青主女科》就认为,“舒肝之郁,即开肾之郁”,“补肝肾之精……肝肾之气舒而精通,肝肾之精旺而水利”。当机体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或压力状态下,会导致肝气郁结不畅,研究发现情绪紧张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使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减少,可引发卵泡发育不良或不发育,导致闭经甚至不孕。由于外界的刺激,刺激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经神经传导影响下丘脑、垂体,进而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生殖内分泌系功能失常,引起月经失调、妊娠病及产后病等多种疾病。又刺激或直接或间接经末梢效应激素作用于免疫系统,通过上述作用使机体处于失衡状态,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继发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这一过程符合中医学理论所讲,即肝气不舒失于条达,使气血不畅,精气不得上输于肺和下注于肾,继而影响生殖系统。

男子生殖功能与肝相关。肝统前阴,为宗筋之主,阴茎以筋为体,故阴器不用所致诸症亦多责之于足厥阴肝经。现代研究表明,男性生殖功能需要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器官的协同作用,而且还需要健全的精神心理状态才能正常进行。男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异常,睾丸是这一病变的中心环节,具有合成雄激素和精子发生的功能。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肝主疏泄”,藏象理论对生殖功能中肝肾相关的认识与西医学生殖内分泌的理论相类似。情志活动的异常可以影响到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导致男性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男性睾丸生精功能紊乱,影响生殖功能,这与肝调畅情志切合。例如,血清泌乳素(PRL)升高与情感变化相关,而PRL持续升高可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引发男性性功能障碍,反面证明了肝主疏泄可参与生殖功能调控。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经络不畅,甚至气滞血瘀,肝血不足等,可导致精室亏虚,宗筋失养,阳痿难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