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腹痛
腹痛是指脏腑气机阻滞,经脉痹阻或脏腑经脉失养所致的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主要类型】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腹痛的主要类型有如下几种。
1.急性腹痛 腹痛起病急,病程较短,通常痛势较甚或伴恶寒或发热,多为病邪直中脏腑所致。
2.慢性腹痛 腹痛起病缓,病程较长,通常痛势较缓,亦有恶寒者,以内伤病证多见。
3.隐痛 疼痛不剧烈,绵绵不休,时作时止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4.刺痛 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的症状,多为瘀血阻络所致。
5.冷痛 疼痛有冷感,寒邪伤络所致为实证,阳气亏虚不能温煦脏腑为虚证。
6.胀痛 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的疼痛特点。
【四诊要点】
1.问诊 腹痛的原因或诱因、腹痛的时间、腹痛的特征、腹痛的程度、腹痛的部位;伴随的症状,如排便异常或排尿异常,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再结合《十问歌》诊察全身其他症状。
2.望诊 腹部皮肤颜色及外形的异常,神情与体态的异常。
3.闻诊 肠鸣音的异常。
4.切诊 腹部有无拒按、包块、板状腹、反跳痛等症。
【辅助检查】可做血、粪便及尿常规检查,可选做胸、腹部X线透视、CT、磁共振成像、B超、心电图、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消化道纤维内镜、选择性动脉造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肝功能、腹腔穿刺等检查。
【辨证思路】
1.层次一:根据腹痛的性质辨虚证腹痛和实证腹痛
(1)虚证腹痛:因气血亏虚,不能温养脏腑,气机不畅而致,以疼痛绵绵喜按为特点。
(2)实证腹痛:因气机瘀滞,或因食积、虫积、瘀血等阻滞经络所致,以疼痛拒按、里邪亢盛为特点。
2.层次二:根据腹痛的性质和兼症辨虚证腹痛
(1)隐痛,伴见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中虚脏寒。
(2)隐痛,伴见劳累后加重,面白体倦,舌淡苔白,脉虚,为气虚腹痛。
(3)隐痛,伴见面白不华或萎黄,唇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细,为血虚腹痛。
3.层次三:根据腹痛的性质和兼症辨实证腹痛
(1)全腹或脐上胀满疼痛拒按,伴见发热汗出、便秘等症状,为阳明腑实之证;脐上胀痛拒按,常伴时发时止,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腹胀痛,连及胁肋,痛无定处,太息,伴急躁易怒,舌红苔薄白,脉弦,考虑肝郁气滞;大腹胀痛拒按,常连及胃脘,嗳腐吞酸,腹泻或矢气后痛减,常伴厌食、大便不调或溏等食积不化的症状,有饮食不节史,考虑食积。
(2)腹部刺痛拒按,痛处常可扪及包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有紫斑紫点,脉涩,为血瘀。
(3)少腹拘急冷痛拒按,伴见牵引睾丸坠胀疼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恶寒或畏寒,肢冷,或月经不调,痛经,或颠顶头痛,干呕,吐延沫,苔白,脉弦迟,考虑寒邪留滞肝脉;腹冷痛暴作,痛在脐周,拒按,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可伴呕吐腹泻、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苔白、脉沉紧等腹部受寒之征,考虑寒邪直中。
(4)腹痛暴作,向右下腹转移,伴见发热呕吐,舌红苔白,考虑肠痈。
(5)绕脐而痛,乍痛乍止,按之或有条索状物,拒按,常伴面黄肌瘦,睡中齿,嗜异食,大便有时带虫,考虑虫积。
【辨证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