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殊汗出

(二)特殊汗出

特殊汗出指具有某些特征的病理性汗出,见于里证。临床常见下列五种。

1.自汗 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如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畏寒肢冷等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因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而汗出,动则耗伤阳气,故活动后汗出尤甚。若自汗多见头面、上半身,饮食、活动时尤甚,舌红或舌坚敛,苔薄或黄腻,脉数或微数者,多为上、中焦有热,或中焦湿热。

2.盗汗 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常兼见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多见于阴虚证。因阴虚阳亢,虚热内生,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而汗出;醒后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出止。若气阴两虚者,常自汗、盗汗并见。

3.绝汗 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属危重证候,故其汗出谓之绝汗,又称为脱汗。若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属亡阳之汗,为阳气亡脱,津随气泄之危象。若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者,属亡阴之汗,为枯竭之阴津外泄之危象。

4.战汗 指患者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因邪盛正衰,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正邪剧争,就可出现战汗。常见于外感热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提示邪去正复,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恶化。

5.黄汗 指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的症状,多见于腋窝部。多因风湿热邪交蒸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