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痰涕

(一)望痰涕

1.望痰 痰是由肺和气道排出的病理性黏液,浊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前人有“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之说,故望痰对于诊察肺、脾、肾三脏的功能状态及病邪的性质有一定的意义。

痰白清稀量多者,多为寒痰,多因寒邪客肺,津凝成痰,或脾虚失运,湿聚为痰。

痰黄黏稠有块者,多为热痰,多因热邪内盛,煎津为痰。

痰少而黏难咯出者,多为燥痰,多因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或肺阴亏虚,肺失润养所致。

痰白滑量多易咯者,多为湿痰,多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

痰中带血,色鲜红者,称为咯血。其常见于肺痨、肺癌等肺脏疾病,多因肺阴亏虚或肝火犯肺,火热灼伤肺络,或痰热、邪毒壅阻,肺络受损所致。

咯吐脓血痰而气腥臭者,为肺痈,是热毒蕴肺,肉腐成脓所致。

2.望涕 涕是鼻腔分泌的黏液,为肺之液。病理性涕液的分泌可以反映肺气的虚实,以及外邪的性质。

新病鼻塞流涕多属外感表证,流清涕者,为风寒表证;流浊涕者,为风热表证。

反复阵发性流清涕,量多如注,伴鼻痒、喷嚏频作者,多为鼻鼽,多由肺气不足,卫表不固,风寒乘虚侵袭所致。

久流浊涕,涕黄如脓,气腥秽浊如鱼脑者,多为鼻渊,多由湿热蕴阻所致。

经常涕中带血丝,伴头痛、鼻塞等,慎防鼻腔恶性病证,需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