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望颊黏膜

(二)望颊黏膜

1.凡颊黏膜部位出现紫斑、小血管绛紫色充血、淡黄色粟粒样小硬结等改变,多属患消化道疾病之征象,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食管癌等。若颊黏膜青斑呈淡青色且其形细如丝线、青斑隐隐者,多属虚寒证,多见于噎膈(食管癌)晚期患者;若颊黏膜青斑表面再现荚膜增生者,提示机体正气不足,食管毒邪熏蒸上扰所致,属于食管癌危重证候。

2.若颊黏膜部位出现蓝黑色色素斑块沉着,多属于肾阳亏虚,主要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如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痢疾等。

3.若上腭第二磨牙颊黏膜处出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周围伴见红晕,兼有羞明流泪、高热不退、咳嗽不止等症者,属于麻疹黏膜斑,多为小儿麻疹早期特定体征。

4.若颊黏膜处出现大小、形态不一的紫斑及出血点,多属血热妄行,或脾虚血失统摄、血溢脉外。若颊黏膜肿胀、充血,同时兼点状出血者属黏膜疹,常呈双侧对称性发病,为风热邪毒内郁所致,可见于风疹、乳蛾等病。

5.若唇、舌及颊黏膜出现白色、大小不一,或聚集成片状的牛奶膜样物质,易于形成溃疡、脱落,多属气阴亏虚、湿热邪毒蕴积于脾所致,多见于麻疹、白喉、久泻不止的患儿。

6.颊黏膜白斑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口腔内颊黏膜处多发,其次尚可见于唇、腭、舌等部位。其发生多与吸烟、嗜食辛辣、口腔不洁等有关。该类白斑大约有5%的癌变率。

7.颊黏膜黑斑呈青蓝色、青黑色或黑色,其边界清晰,大小、形态各异,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除颊部以外,该类黑斑尚可出现于上腭或牙槽嵴等处。临床资料表明,该类黑斑的恶变率在30%左右。当出现恶变时,原先清晰的边界变得不清,周围可见充血及星芒状改变。

8.磨牙处颊黏膜复发性肿胀、溃烂、出血等,多与白血病关系密切;颊黏膜呈多发性齿痕,多由脾胃阳虚,寒痰湿浊内蕴,上扰于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