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六淫辨证

第一节 六淫辨证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首见于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淫源于六气,六气是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对六气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使人体发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外邪乘虚而入,亦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又称为“六邪”。

六淫致病,多从皮毛、口鼻侵犯人体,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言:“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因其从外侵入人体致病,故又称“外感六淫”。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工作和居住环境等有关,如春季多风病,此时多见伤风、风温等;夏季多暑病,如中暑、暑温等;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证;冬季多伤寒等。由于发病与感受时邪有关,故又有“时令病”之称。工作和居住环境,亦可导致六淫病证的发生,如高温作业多热病、火证;居住湿地、雾露或水上作业,易患湿病等。

六淫致病,既可单独侵袭人体,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如伤风、风寒、风寒湿痹等。由于六淫病邪的特性各不相同,又常兼夹为患,而人体正气的强弱亦各不相同,故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便各有差异。

六淫致病,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风寒可以入里化热,湿郁可以化热,火热可以化燥伤阴,热极可以化火等。

六淫辨证,是根据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对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当前病理本质是否存在着六淫病证的辨证方法。虽然六淫病证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但每一种邪气又都有其固定的特性和致病特点,因此,临证可依据表现特征、发病季节、居处环境等结合六淫致病特点进行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