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舌下脉络的观察与判定方法
1.分项法 以1984年陈泽霖等的报告为代表,他们普查了5403例正常人舌下络脉,管径测量是误差不超过0.1mm的量具。观察项目包括支干(区分不隆起、上平下隆、饱满隆起3类)、色泽(区分淡紫、青紫、紫黑3类)、络脉管径、络脉长度(将舌下肉阜至舌尖连线划分为5等分,区分为<1/5、1/5、2/5、3/5、4/5这5组),共4项。考虑到年龄因素又区分1~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5组。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与显著性检验,认为舌下络脉形态单支干、双支干、多支干均属生理性差异,临床诊断意义不大;充盈度以饱满隆起为异常,上平下隆为正常;长度以超过3/5为异常,不超过3/5为正常;色泽以淡紫为正常,青紫、紫黑为异常;管径以超过2.7mm为异常。其中后4项指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因此在诊断中应考虑年龄因素。
2.分度法 王格平等观察了1463例正常人舌下络脉,将之区分为0°、Ⅰ°、Ⅱ°、Ⅲ°。其中0°为舌下络脉主干无充盈饱满或稍充盈饱满,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连线的1/2,色淡紫;Ⅰ°为舌下络脉主干充盈延长,超过1/2,但不弯曲,色淡紫或青紫:Ⅱ为舌下络脉主干明显充盈延长、迂曲,四周有树枝样分支,色泽深紫;Ⅲ°为舌下络脉主干明显充盈饱满、延长、迂曲,支络上有囊泡,严重者呈葡萄样、串珠状,色紫。结果:0°占60.15%,Ⅰ°占34.52%,Ⅱ°占4.78%,Ⅲ°占0.55%
3.评分法 陈健民等用评分法。具体标准如下:①舌下络脉主干形态:单、双、多支干不曲张为0分,局限性曲张为2分,弥漫性曲张为4分。②舌下络脉主干长度:不超过3/5者为0分,超过3/5者为2分。③色泽:淡红、浅蓝、紫红、淡紫为0分,青紫为1分,黑紫为2分。④宽径:<2mm为0分,2~2.6mm为2分,≥2.7mm为4分。⑤舌下络脉外带:密网状小血管为0分,有者2分,有囊柱状、粗枝状、葡萄串状变化者4分。以分数高低区分有无疾病与病情深浅,一般6分以上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