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心脉痹阻证

七、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证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痹阻心脉,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证。由于诱因不同,临床又有瘀阻心脉证、痰阻心脉证、寒凝心脉证、气滞心脉证之分。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伴瘀阻心脉者以刺痛为主,疼痛夜间为甚,面色青灰,舌质紫暗,或有紫斑紫点,脉细涩,或结代;痰阻心脉者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暗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寒凝心脉者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暗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气滞心脉者以胀痛为主,与情志变化有关,胁胀,喜太息,舌淡暗苔白,脉弦。

【证的成因】多因年高体衰,胸阳不振,运血无力,阻滞心脉;或因过食肥甘厚味,痰浊内生,痹阻心脉;或因寒邪内侵,痹阻气机,凝滞心脉;或因情志抑郁,气滞胸中所致。

【证候分析】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痹遏胸阳,阻滞心脉,故心胸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手少阴心经之脉横出腋下,循肩背、内臂后缘,故痛引肩背内臂。心阳不振,温运失职,心神失养,故见心悸怔忡。

瘀阻心脉的疼痛,以刺痛为特点,伴见面色青灰、舌质紫暗或有紫斑紫点、脉细涩或结或代等瘀血内阻的症状。

痰阻心脉的疼痛,以心胸憋闷疼痛为特点,多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暗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等痰浊内盛的症状。

寒凝心脉的疼痛,以痛势剧烈,遇寒发作,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畏寒肢冷、舌淡暗或青紫、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

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其发作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伴见胁胀、善太息、舌淡暗苔白、脉弦等气机郁滞的症状。

【辨证要点】以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心悸怔忡为辨证依据。本证可因血瘀、痰阻、寒凝、气滞等阻滞心脉所致。由于致痛之因有别,故临证时应分辨疼痛特点及兼症以审症求因。

【治法】宣痹通阳,配合活血化瘀,或祛痰化浊,或温阳通脉,或行气止痛等。主方瓜蒌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