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在疾病风险影响因素测量中的作用

(一)五运六气在疾病风险影响因素测量中的作用

五运六气又称运气学说,主要包括古代的气象学和把时间、气象与医学相结合研究的气象医学。它是古代以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对生物,特别是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影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说。五运六气与时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可以根据时间预先推算每年某个时段的运气,从而根据时间周期性变化及相应气象变化对可能产生的疾病做出预测,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运气学说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两大气象要素系统:一为五运系统;一为三阴三阳系统,即六气系统。“五运”偏重于表现五行的特性,“六气”较多地显示阴阳的属性。“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天所布化之气,其变化运行各有太过(阳状态)和不及(阴状态)两种状态。因此,可由五运演绎为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奇数位为阳干(即太过状态),偶数位为阴干(即不及状态),具体为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五个阶段周期性的相互推移。“六气”是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即寒、暑、燥、湿、风、火六种气候的转变,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以定“气”。运气学说运用干支甲子的推算以“言常”,而结合具体气象、居住地实际气候资料、疾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预测则是“言变”,“变”也是运气的规律。当然仅凭干支甲子推算而不考察具体气象因素,其结果必然脱离实际。故《素问·五运行大论》强调“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如地势高者气多寒凉,地势低者气多温和;时与气虽然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却不是胶柱鼓瑟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说明运气学说如同天气预报一样是一种预测,讲的更多的是概率,而不是必然结果。此外,如果人体的正气不足,整个机体处于“虚弱”状态,如气虚体质易感受风邪,阳虚体质易感受寒邪,阴虚体质易受感热邪、燥邪,痰湿质、湿热质易感受湿邪等。因此,进行气候预警的同时应当结合体质状态辨识来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