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口与唇
《证治准绳·杂病》:凡口唇焦干为脾热,焦而红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俱赤肿者,热甚也;唇口俱青黑者,冷极也……口噤难言者,痉风也……若唇青舌卷,唇吻反青,环口黧黑,口张气直,口如鱼口,口唇颤摇不止,气出不返,皆不治也。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口疮门》:小儿鹅口者,口内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者,此为胎热,而心脾最甚,重发于口也。
口疮者,满口赤疮,此因胎禀本厚,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于上,以成口疮……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
小儿两颐流涎浸渍胸前者,此滞颐,盖涎者脾之液,口为脾之窍,由脾胃虚冷,不能收敛津液,故涎从口出,而溃于颐者……
小儿口频撮者,气不和也。盖唇应于脾,气乃肺之所生,脾虚不能养子,故口频撮。小儿急欲乳吃,而口不吮乳者,此心脾有热……
《四诊抉微·察唇部》:赤肿为热,青黑为阴寒,鲜红为阴虚火旺,淡白为血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