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痰饮停肺证

八、痰饮停肺证

痰饮停肺证指痰饮停于肺部,阻碍气机,肺失宣降,以肺部胀满、闷痛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胸闷,或见气喘,喉中痰声,舌淡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沉弦滑。

【证的成因】多因素有痰疾,内停于肺;或因中阳受困,气不化水,水停为饮;或因外邪侵袭,肺通调水道失职,停聚为痰为饮,上干于肺所致。

【证候分析】饮停于肺,肺失宣降,气机受阻,肺气上逆,故见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易咳出;痰饮阻塞,气道不利,故见胸闷;痰气搏结,则见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弦滑均为痰饮内停之象。

【辨证要点】肺病症状咳喘,痰多色白与痰饮症状共见。急性病变中,多由外邪袭肺,肺失宣降,气不布津,水液停聚而成痰饮;慢性疾病中,多由脾失健运,输布失常,聚湿生痰,上渍于肺,或肺气亏虚,肺津不布,聚成痰饮。本证以慢性病多见。

【治法】温化痰饮,降气止咳。主方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