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舌苔堆积增厚的机制
此前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它们常共同起作用。
1.舌乳头的存在和完整,是舌苔存在的必要条件 丝状乳头角化上皮不脱落则舌苔增厚;乳头萎缩则舌苔剥脱。婴儿因舌乳头未发育,故舌常无厚苔;老年人因舌乳头萎缩,故常见舌光滑无苔。
2.机械因素 人在睡眠刚醒时,在舌上常可见到一层舌苔,这是由于一夜之间丝状乳头上皮的生长,并有细菌和食物碎屑堆积所致。经过漱洗后,尤其在早餐后,堆积的舌苔消失,表面又趋洁净,此即舌的自洁作用,包括咀嚼、谈话和唾液分泌等因素,其中以咀嚼的机械摩擦作用最大。由于咀嚼食物和同时伴有的吞咽动作,均对舌具有摩擦作用,促使舌苔脱落清除。一般舌边易于清洁,是由于它经常接触口腔壁,在舌根则最难以清洁,因这一部位与口腔上腭接触不多,摩擦较少之故。因此,正常人在舌根部也经常有苔存在。
3.唾液的清洁作用 唾液作为口腔内的清洁液体,与舌苔的去除有一定关系。在晚上唾液分泌几乎停止,加上舌的活动停止、摩擦减少,这是清晨舌苔较厚的原因之一。在清醒讲话时,唾液分泌持续不断,约每分钟1mL,在进食及咀嚼时则大大增加。但单有唾液减少,并不足以引起舌苔变化。有研究者曾做试验,给人注射阿托品0.6mL,一日3次,共用1周,这些人均有显著口干,但舌仍呈中等湿润而洁净,并不产生舌苔,故舌苔是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所致。
4.食物的性质 正常膳食内有较硬的食物,在咀嚼时对舌有较大的摩擦作用,而软食或流食对舌苔的清除作用较小,长期持续进流质饮食,可致舌苔堆积。
5.B族维生素缺乏 尤其维生素B、烟酸缺乏,可引起舌炎,久之可使舌乳头萎缩,舌常呈光滑无苔。有研究解释舌苔上正常繁殖的酵母菌,其生长需B族维生素,若供应不足,则酵母菌不能生长而导致无苔。
6.发热是引起舌苔增厚的最常见原因 一般感冒发热第2天即可见舌苔明显增厚。但体温升高可致舌苔变厚,其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解释是由于发热使机体代谢增加,舌的血流增多,使舌乳头过长;另有研究解释酵母菌生长最合适的温度是41℃,当体温增高时,酵母菌繁殖可成倍增加,并在舌上积存而成苔。
7.精神紧张可使舌乳头过长 其原因未明。有研究解释是因精神紧张可使口腔内及上消化道酸度增加,而白色念珠菌在pH为5~6时生长最好,使舌苔增厚。但丝状乳头过长的机制尚不能解释。
8.昏迷患者 昏迷患者张口呼吸,早期常见厚苔,这是因为张口呼吸常使舌苔易于干燥而不脱。昏迷后期则因体内代谢紊乱,阴阳失调,舌苔常见剥落而呈光红舌。
9.其他 吸烟、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内有炎症感染等其他原因也常与舌苔增厚有关。
总之,舌苔的变化主要在丝状乳头的角质层,蕈状乳头有时也参与,但不如丝状乳头重要。各种病理舌象的形成均是这两种乳头变化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