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理

二、基本原理

证素辨证规律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证候→证素→证名是辨证思维过程中的三个层次,其中识别证候是基础,辨别证素是关键,判断证名是目的。任何复杂的证,都由病位、病性证素组合而成,因此,准确判断证素便抓住了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可执简驭繁地把握复杂、动态的证。

中医学所说的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病变中机体整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的本质概括。相对而言,病是指病变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强调病变的特殊病因、病理;证是指病变现阶段所表现证候的本质,强调病变的整体、动态、邪正反应状态。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证候,辨别出病变当前的位置和性质,并概括为完整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对病变当前的位置与性质等本质所做的判断。证素是辨证时的基本诊断单元,各种具体证名都由证素的相互组合而构成。因此,证素是辨证的核心和关键。

临床上的症状很多,每一症状都具有一定的辨证意义。同时,每一症状对各证素、证型的诊断意义,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关系,即一个症状对多种证素或证型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每一证素或证型的诊断往往需要根据多种证候才能明确。因此,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诊断意义十分必要。

证素辨证遵循辨证规律,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古今文献资料的查阅研究,对名老中医辨证经验的总结处理,全面收集、规范处理临床常见证候,选定通用证素;运用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技术,明确证候与证素间的复杂关系;再由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灵活组成各种规范证名,可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辨证,从而形成“证素辨证体系”。

证素辨证体系抓住了辨证的关键,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揭示了辨证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可作为统一诸种辨证方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