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带脉病证

四、带脉病证

带脉病证是指带脉循行部位及其相关脏腑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带脉横行于腰腹,交会于足少阳,主约束诸经脉。

【临床表现】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赤白带下,或带下清稀,阴挺、漏胎,足痿和左右绕脐腰脊痛,冲阴股。

【证的成因】多由带脉不和,诸经遗热于带所致。

【证候分析】带脉环腰,总束诸脉。《难经·二十九难》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带脉不和,经气不畅,故腹满而腰部疲倦乏力,感觉如坐在水中。带脉为病,谓之带下。张子和言:“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其赤者属热,白者属寒。中气不运,水湿困阻于带脉,则腹部胀满,带下清稀量多。带脉气虚,不能维系胞胎,则见阴挺、漏胎。《素问·痿论》曰:“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阳明脉虚,则宗筋弛缓;带脉不约,则足痿不用。带脉为病,阳虚不能制阴,阴寒凝滞,则病左右绕脐腹、腰脊疼痛;累及足三阴之络,则引向股内侧近阴处或腰痛牵引季胁下及少腹等处。

【治法】补虚利湿,固涩带脉。可选取带脉循行的相关交会腧穴,如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等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