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气虚证

一、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受纳、腐熟功能失职,以腹胀、纳呆、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腹胀纳呆,食后胀甚,大便溏薄,呕恶嗳气,肢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淡白,或水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的成因】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病后失养,损伤脾气所致。

【证候分析】脾的运化功能,是指依赖旺盛的脾气来消化水谷,吸收精微营养物质而输布全身,维持生命活动。脾气亏虚,运化、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则腹胀纳呆;食后脾气益困,故腹胀更甚;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呕恶嗳气;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则大便溏薄;泛溢肌肤则水肿;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肢体失养,则肢倦乏力,少气懒言,日久消瘦;面部失荣,则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胃气虚之征。

【辨证要点】以脾病症状腹胀、纳呆、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

【治法】补气健脾。主方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或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