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焦病证

一、上焦病证

《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赤水玄珠·伤暑》:伤暑与伤寒,身皆发热,不可不辨明施治。盖寒伤形,暑伤气。伤寒则恶寒而脉浮紧,伤暑则不恶寒而脉虚。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温病条辨·上焦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温病条辨·上焦篇》: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