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悸

(三)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经常自觉心慌、心跳、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症证。心悸可见于久病体虚,或痰饮、瘀血内阻,或外邪侵袭,或情志刺激。

心悸因惊吓而生,或心悸易惊、恐惧不安者,称为“惊悸”。惊悸多由外界刺激所引起,如日见异物、遇险临危、恼怒愤慨等,导致心神浮动,心气不定,心神不宁而引发,多时发时止。其全身情况一般较好,病情较轻。

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者,称为“怔忡”。怔忡常由惊悸进一步发展而来,多由久病体虚或过劳,或心脉瘀阻较重等因素引起。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全身情况较差,其病情比较严重。

惊悸、怔忡均属心悸的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临床应根据心悸的轻重缓急及其伴随症不同,进行虚实、寒热等病性的辨证。如惊骇气乱,心神不安;阴虚火旺,内扰心神;营血亏虚或心气阳亏虚不振,鼓搏乏力,心神失养;脾肾阳虚,水气凌心;心脉痹阻,血行不畅等,均可引起心悸或怔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