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林旭赟.基于声音的病例特征提取与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2]王忆勤,李福凤,汤伟昌,等.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分析方法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1):1397-1404.
[3]莫新民,蔡光先,张建丽,等.中医声诊客观化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38-44.
[4]刘畅.感染性咳嗽的感染部位及中医证候与咳声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5]鄢彬,王忆勤,郭睿,等.231例中医3种常见证型患者语音客观化采集与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2):2586-2592.
[6]陈敏,马维骐.从“五脏相音”理论探音乐疗法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7,32(10):1401-1403.
[7]郭锐,杜平,陈先友,等.听声诊断——一种尘肺辅助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8,35(3):191-193.
[8]郑贤月.女性寒热体质者的声音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9]王忆勤,李福凤,燕海霞,等.中医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现状评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3):96-101.
[10]林雪娟,吴青海,李灿东,等.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中医电子鼻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5):1992-1995.
[11]刘英东.面向诊断的口腔气味检测系统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2]刘莺,彭晓斌,朱文锋.胃热口臭患者口腔气味挥发性成分定性研究[J].中医杂志,1998,39(5):298-299.
[13]郭鹏,梁勇,高克俭.指纹图谱技术在乌头类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J].天津药学,2017,29(1):52-55.
[14]林雪娟,李灿东,吴青海,等.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3184-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