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望涎唾

(二)望涎唾

涎为脾之液,由口腔分泌,具有濡润口腔、协助进食和促进消化的作用。唾为肾之液,并与胃有关。望涎唾可以诊察脾、胃、肾的病变。

口流清涎量多者,多属脾胃虚寒,气不摄津。

口中时吐黏涎者,多属脾胃湿热,湿浊上泛。

口角流涎不止,可见于中风后遗症,或风中络脉之人,多因面肌收摄无力所致。

小儿口角流涎,涎渍颐下,称为滞颐,多由脾虚不能摄津所致,亦可见于胃热、虫积或消化不良。

睡中流涎者,多为胃中有热或宿食内停所致。

时时吐唾,清稀量多,多为胃中虚寒,肾阳不足,水液上泛所致;唾少而黏,伴口干舌燥,多为肾阴耗损,胃阴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