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证动物模型复制

(二)心阳虚证动物模型复制

心阳虚证的动物模型复制主要基于阴盛伤阳的原理,在某一疾病的模型下,结合寒冷刺激、药物作用或手术的方法,影响到心阳的功能,从而制作出心阳虚证的动物模型。

1.冠心病心阳虚证动物模型复制 张明雪运用高脂饮食、脑垂体后叶素注射、寒冷刺激制作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模型。正常组每天饲喂基础饲料加生理盐水10mL/kg体重,实验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灌服6周。实验组大鼠同时每日2小时冷藏于-2~-4℃的冰柜中,持续6周。在第35天,除正常组以外的三组动物皮下多点注射脑垂体后叶素(10U/kg),正常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24小时后进行实验指标检测。造模后大鼠出现皮毛枯槁、竖立,卧扎堆,缩肩拱背,行动迟缓,精神萎靡,尾凉暗淡,背温下降,足背水肿。但其认为该方法造模的结果近似于临床冠心病阳虚痰瘀的病机特点。

2.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动物模型复制 樊讯等对实验大鼠实施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于术后第9周开始予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7.5mg/(kg·d),连续4周,并从术后第9周开始用温阳方进行灌胃治疗,运用以方测证的方法,证实该方法能获得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大鼠模型。徐攀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诱导建立心衰模型大鼠,术后2周,每日于-5℃下冰柜中寒冷刺激2小时,连续刺激3周,发现手术后冷刺激组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清脑钠肽水平则显著高于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认为寒冷刺激对于心阳虚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的建立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能够加重心衰的程度。张友计等通过对实验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溶液(2mL/kg),每周1次,实验全程共6周,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除了心功能下降以外,还表现为精神不振、乏力、缩肩拱背、活动和进食减少、毛发干枯竖立无光泽,出现体温下降、躇缩扎堆、疲惫尾凉、足背水肿、大便稀溏或黏软有形、唇舌紫暗或淡白等虚寒征象,符合中医心阳气虚的症状。余洪在此基础上,加用了寒冷刺激,将动物置于-4~-2℃的冰柜中,每天放置2小时,同时腹腔注射阿霉素,每周1次,共5周,发现加用寒冷刺激的大鼠与阿霉素注射大鼠均逐渐出现一系列阳虚症状,但加用寒冷刺激的大鼠阳虚表现更加明显。

展海霞以导管术造成大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以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舌下静脉注射,制作大鼠心阳虚衰模型,认为心功能不全较重者,心输出量降低和高水平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使周围小动脉收缩,周围组织处于低血供、低氧供状态,这可能是机体出现怕冷、肢凉等阳虚证候的原因,由此判断心阳虚与去甲肾上腺素(NE)和E增高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