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阳虚证

四、心阳虚证

心阳虚证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或心胸疼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或心胸疼痛,畏寒肢冷,自汗,神疲乏力,面色img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证的成因】多因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因其他脏腑病证损伤心阳而成。

【证候分析】心阳虚衰,推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轻则心悸,重则怔忡;心阳虚衰,宗气衰少,胸阳不展,故见胸闷气短;心脉失其温通而痹阻不畅,故见心胸疼痛;阳虚温煦失职,故见畏寒肢冷;阳虚卫外不固,故见自汗;温运乏力,面部血脉失充,血行不畅,故见面色img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弱或结或代;阳虚水湿不化,故舌淡胖嫩,苔白滑。

【辨证要点】心病症状心悸怔忡、胸闷或胸痛与阳虚症状共见。

【治法】温补心阳。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或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