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焦湿热证

(二)中焦湿热证

中焦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证。脾胃同居中焦,为表里关系,胃为阳土主燥,脾为阴土主湿。

【临床表现】在发热、脘痞、身重、苔腻的基础上,或身热不扬,呕恶便溏,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或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呕恶烦闷,便溏色黄,小溲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欲饮,苔黄微腻,脉滑数。

【证的成因】上焦肺家湿热不解而传入中焦,或湿热自外而直传中道,均可致中焦湿热证。

【证候分析】中焦湿热证以发热、脘痞、身重、苔腻为共同表现,在此基础上因感受湿热、暑湿等邪气性质差异,随病程和体质的差异而导致邪气转化程度差异等,而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之别。身热不扬,呕恶便溏,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为湿热困阻中焦,湿重于热;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呕恶烦闷,便溏色黄,小溲短赤,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困阻中焦,湿热并重;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欲饮,苔黄微腻,脉滑数,为湿热困阻中焦,热重于湿。

【辨证要点】在以发热、脘痞、身重、苔腻等共同表现而确认中焦湿热证的基础上,根据舌、脉、口渴、热势等情况区分具体属于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

【治法】湿重于热:温运化湿,兼以透热,主方三仁汤。湿热并重:辛开苦降、清化湿热,主方王氏连朴饮。热重于湿:清泄胃热,兼化脾湿,主方白虎加苍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