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脉象要素

(五)脉象要素

中医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体会脉搏的部位、至数、力度和形态等方面。历史上曾有过四要素、七要素、八要素等多种分法。医家周学海说:“盖求明脉理者,须将位、数、形、势四字讲得真切,便于百脉无所不赅,不必立二十八脉之名可也。”可见脉象要素意义之重大。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八要素法,将复杂的脉象表现按八要素分析辨别是一种执简驭繁的重要方法。脉象的各种因素,大致归纳为脉象的脉位、至数、脉长、脉宽、脉力、脉律、流利度、紧张度八方面,每种脉象可用不同的脉象要素来描述与区分。

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至数:指脉搏的频率。中医以一个呼吸周期为脉搏的计量单位,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为迟脉。

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称为短脉。

脉力:指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为虚脉。

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者为大脉,脉道狭小者为细脉。

脉律:指脉动节律的均匀度。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有无停歇;二是停歇的至数、时间是否规律。

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脉来流利圆滑者为滑脉;来势艰难,不流利者为涩脉。

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管紧张度高如弦脉、紧脉;脉弛缓者可见于缓脉。

在二十八脉中,有些脉象仅表现为某一个脉象要素方面的改变。如浮脉、沉脉主要表现在脉位上的异常,迟脉、数脉、疾脉主要表现为至数方面的改变,滑脉、涩脉主要在于流利度的改变,弦脉主要表现为紧张度的增高,细脉主要表现在脉宽的细小,长脉、短脉主要在脉长度方面的异常,虚脉、实脉的特点主要在于脉力的异常。这些脉象在其他七个脉象要素方面则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若有变化,则属于相兼脉,如浮数脉、沉细脉、弦滑脉、沉涩脉等。而有些脉象本身就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脉象要素方面的变化。如促脉、结脉表现为至数与均匀度的改变,洪脉、弱脉表现为脉位、脉力、脉宽上的改变,濡脉表现为脉位、脉宽、紧张度、脉力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