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望诊的变化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望诊的变化影响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两者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命活动,引起望诊症状的改变。

1.自然环境与望诊的关系 我国地域广阔,东、南、西、北、中环境不同,气候、水土、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着人体望诊症状。北方多寒邪,寒主收引,人们多腠理致密、体型壮实。南方湿热,人们多腠理疏松,体型清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方生燥,燥生金。”西部人们多见皮肤、口唇、鼻孔、舌苔、大便干燥。《素问·异法方宜论》说:“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可见,不同地理环境可造成人们不同的望诊症状。

自然界气候随着阴阳的消长呈现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特点。气候不同,人体阴阳盛衰不同,望诊特点不同。春季多风,风邪侵袭肌肤,多见皮肤瘾疹等疾患。夏季阳热较盛,多见面红、舌红苔黄、小便黄等表现。秋季干燥,多见舌干、唇干、皮肤干、大便干等症状。冬季寒冷,可见面色青、舌淡苔白等表现。

昼夜晨昏对人体望诊也会造成影响。人体阴阳之气会随着昼夜晨昏阴阳的改变而变化。清晨,阳气渐长,人体精神振奋,面色明亮。夜晚,阴气渐盛,人体精神渐疲,面色润泽。正如汪宏在《望诊遵经》中说:“脉以应月,色以应日。昼则气行于阳,色之见也,当光辉而外映。夜则气行于阴,色之见也,当明润而内含。晴则气热,热则气淖泽,淖泽则黄赤。阴则气寒,寒则血凝泣,凝泣则青黑。”

2.社会环境与望诊的关系 人与社会是统一的整体。社会环境时时刻刻对人体发生影响,引起望诊症状的改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体气血通畅,表现为精神振奋、面色红润、心情愉快。恶劣的社会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使人体肝气郁滞、气滞血瘀,可见精神紧张焦虑、面色晦暗、唇舌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