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四诊概要
运用四诊诊察妇科疾病,要结合妇女生理病理特点,重点诊察与经带胎产有关的各种表现,必要时结合妇科检查、血液及小便等实验室检查、医疗仪器检查辅助诊断。现仅分述妇科四诊特点如下。
1.问诊 妇科应重在询问经、带、胎、产。
(1)问月经: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质地,有无恶臭气味,有无夹杂血块,末次月经日期及行经期间或经前经后有无伴随腰、腹、胸、胁疼痛,饮食和二便情况等。
月经初潮年龄一般为13~14岁,也有16~18岁。周期为28~30天,经期3~7天,经量30~80mL。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质地改变均为异常月经。育龄妇女若月经闭止而无病态者应考虑是否受孕。老年妇女若停经后又突然再次行经,应注意血证或癥瘕等病变。
(2)问带下:女性带下有生理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前者在月经前、两次月经之间、妊娠期、哺乳期有所增多;后者要注意询问带下的量、颜色、质地和气味,以及是否伴有外阴瘙痒等。
(3)问前后二阴:问阴部有无瘙痒或坠胀、疼痛。如前阴下坠痛,多因气虚下陷,见于阴挺。阴部瘙痒,多因湿热下注。
(4)问胎产:已婚女性应问怀胎次数,有无难产、小产、流产、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病史。怀孕女性应问妊娠月数,有无腰腹酸痛、阴道流血、水肿、呕吐等情况,以了解孕期经过是否顺利,有无合并疾病的发生。产妇应问分娩经过,产时出血情况,以及产后恶露的量、色、味、时间长短,以便了解有无瘀血内阻、产褥疾病等。产后应问乳汁量、色泽、乳房有无胀痛,饮食、大小便情况等,以了解胃气强弱,津液盛衰。
(5)问病因:如询问月经期有无涉水或居住环境湿冷,有无过食生冷或燥热食物,孕期产后是否过度操劳,家庭、婚姻、子女情况等,这些因素均为导致月经失调的生活因素。
2.望诊 妇科尤为重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望面色:妇科要特别注意面色与经带胎产的关系。如面色淡白或萎黄是血虚,可见于月经过少、经闭;面色、唇色淡白而形体消瘦者,多属气血虚,可见于月经过少、经闭、痛经、不孕;面色白而形体肥胖则多属阳气虚,可见于月经过多、带下;面色黄而淡白,多属脾虚、痰湿内阻,可见于带下病;面色黄而晦暗为津液亏虚,可见于月经过少、经闭、不孕;面色红多为血热,可见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颧红为阴虚火旺,可见于虚热闭经;面色青白、爪甲色青,一般是阴寒腹痛,可见于痛经;面色青黑而紫暗,为瘀血内阻,可见于痛经、经闭、癥瘕;面色黑而晦暗,多属肾气虚衰,可见于经闭、不孕、带下。孕期面部如出现少许暗斑,称为妊娠斑,一般在产后逐渐自行消退。
(2)望唇色:唇色一般与面色、舌色相应。如唇红赤为血热,鲜红为阴虚火旺,淡白多为脾虚、血虚,色青为虚寒或痛证等。
(3)望舌:望舌以舌色为主。如淡白舌为血虚;淡白不荣则气血两虚;红舌主热;紫绛而干为热在血分,阴虚火旺;青紫而暗晦,或青紫有瘀斑、瘀点,常是血瘀;淡紫而滑,则为阳虚;舌质浮胖、舌边齿痕明显则为脾虚带下日久。其余舌诊内容请参阅诊法章节。
(4)望乳房:女性要注意不同时期乳房的变化。如妊娠期乳房逐渐饱满胀大,乳头及乳晕着色加深,周围出现小结节(蒙氏结节),乳房表面青筋暴露。产后乳房可有乳汁泌出,应注意观察乳房皮肤的色泽,有无红肿,乳汁的量、颜色。
(5)望阴道、阴户:是妇科检查的重要内容,重点观察其形态、色泽、分泌物的形状、解剖结构有无异常。如阴部皮肤发红,甚至红肿,多属湿热下注;皮肤色白或灰白,粗糙增厚或有皲裂,多属肾精亏虚,肝血不足或寒凝血瘀;色素减退,颜色淡白,多为寒凝;若阴部肿块,皮肤红、肿、灼热、疼痛,流黄水,多属热毒。
3.闻诊 妇科要注意听呕吐、闻气味。
(1)呕吐:女性受孕后出现干呕,嗳气频频,恶心,食入即吐,多为妊娠恶阻。
(2)闻气味:以月经、带下、恶露的气味为主。如月经、带下、恶露臭秽,多为湿热或瘀热互结;腐臭气味,多为热毒;恶臭难闻,应注意有无子宫颈癌的可能;妊娠剧吐,口中有烂苹果味,多属气阴两虚。
4.切诊 妇科主要包括脉诊、按胸部和扪腹部三部分。
(1)脉诊:妇科切脉有重要意义,特别在月经、胎产期间,脉象可有不同表现,应辨别其常态或病态。
1)月经脉:女性月经将至或行经期,脉象多左手关、尺脉洪大于右手,或两寸浮数,两关脉弦,或滑利有力等是其常。月经失调,则出现病脉,如脉弦疾或两尺大滑数,为冲任血热,见于月经先期或经量过多;脉细数,属血热伤津,阴虚火旺,见于月经先期、漏下淋漓;闭经者尺脉细涩为虚证,尺脉弦滑为实证。
2)带下脉:白带多,脉滑数为湿热;白带清稀,尺脉沉迟为肾阳虚衰。
3)妊娠脉:尺脉(属阴)搏动应指,异于寸部阳脉,或停经后六脉平和而滑疾流利,尺脉按之不绝等都为有孕之征。若孕妇六脉沉细短涩,或两尺脉弱,多为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应注意流产征象。在妊娠恶阻呕吐剧烈时,或可见到促、代脉,乃因呕吐频繁,脉气不相接续所致。
4)临产脉:孕妇临产时六脉浮大而滑,有如切绳转珠,扪及两中指本节、中节甚至顶节两侧动脉搏动等均为临产脉象。
5)产后脉:女性产后脉象多虚缓平和为其常,反之可出现各种病脉,须四诊合参诊治。
(2)按胸部:主要扪按乳房,触按其是否柔软或胀硬,有无结节、肿块及其大小、性质、活动度,有无触痛等,挤压乳房,观察其有无溢乳、溢血等。
(3)扪腹部:主要扪小腹、少腹。凡痛经、经闭、癥瘕等病,应按察小腹、少腹,以审病之不同,辨证之寒热虚实,明肿块之有无及性质。如妇女行经中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属虚寒;腹痛拒按,属实。察小腹内有包块,为癥瘕,其肿块质硬,推之不动多为瘀血;腹部包块时有时无,按之不坚,推之可动,多为气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