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望肩背腰部

(三)望肩背腰部

肩位于人体项以下,躯干的上部,以脊骨为分界,左右各一,下连于手。背位于躯干后部,肩之下,背为胸中之府,为心肺之外围,与胸内脏器(心肺)密切相关。腰为身体运动的枢纽,为肾之府。肩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督脉行于腰背正中,足太阳经循行于腰痛两侧,腧穴皆集中于腰背部中线两侧,故望肩背腰部的异常表现,可以诊察相关脏腑经络的病变。《灵枢·本脏》曰:“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胁偏疏者,肺偏倾也。”望诊时应注意观察脊柱及肩背腰部的形态变化。

img

图1-9 腹部平坦、膨隆、凹陷测量法

正常人肩背腰部两侧对称,肩部两侧高低一致,活动自如。背腰俯仰转侧自如,直立时脊柱居中,颈、腰段稍向前弯曲,胸、骶段稍向后弯曲,但无左右侧弯。其异常改变主要如下。

1.肩下垂 两肩下垂,无力耸起,为肺气虚衰之象。

2.五十肩 又称肩凝症。肩关节活动不灵,手臂上举、外展困难。为经脉不利,气血凝滞所致,多见于50岁以上之人。

3.脊柱后突 脊骨过度后弯,以致背高如龟,称为“龟背”,俗称“驼背”。若见于小儿,多因胎禀怯弱,肾精亏虚,或后天失养,骨髓失充,督脉虚损,脊柱屈曲变形所致;若见于成年后,多为脊椎疾患。若久病见后背弯曲,两肩下垂,称为“背曲肩随”,为脏腑精气虚衰之象。

4.脊柱侧弯 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正中线,使脊柱形成侧向弧形或“S”形。多因小儿发育期坐姿不良所致,亦可见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发育不良的患儿和一侧胸部疾患者。

5.脊疳 背部肌肉消瘦,脊骨突出如锯齿状。为脏腑精气极度亏损之象。

6.角弓反张 腰背部向后弯曲,头项强直,身体向后反折如弓状。多见于惊风、痉病。

7.腰部拘急 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转侧不利。多因寒湿侵袭,经气受阻,跌仆闪挫,血脉瘀滞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