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于唐宋时期

(二)推广应用于唐宋时期

唐以前的代表著作均以方书为主,体例相似,病下系证,证下列方,其中所载之方多为经验有效的简便方。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遵循仲景方证相应原则,对《伤寒论》的整理采取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后世在此基础上,衍化派生出众多方书,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中医方剂大辞典》等。

宋代刘元宾在其《伤寒括要》中,总结《伤寒论》主要方剂,编次伤寒证候三十一种,以方名证,下列条文及方剂,突破六经框架,为方证辨证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代朱肱提出“药证说”,运用“以脉类证、以方类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诸证与方,提出“据病可以识证,因证可以得方,如执左契,易如反掌”,可作为方证辨证的诠释。南宋杨士瀛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采集《伤寒杂病论》中所述主要病症,并加以总结概括,后列每一病症在六经之中的因机证治,并附方药,亦为方证辨证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