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
人体是复杂的整体,舌象与机体的脏腑、气血以及各项生理功能都有密切联系,但是,舌苔和舌体的变化反映的生理病理意义各有侧重。一般认为,舌体的颜色、形质,主要反映脏腑气血津液的情况;舌苔的变化,主要与感受的病邪和病证的性质有关。因此,观察舌体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与气血津液的盛衰;察舌苔重在辨病邪的寒热、邪正的消长。正如《医门棒喝》所说:“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在临床诊病时,不仅要分别掌握舌体、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还应注意舌体和舌苔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舌体和舌苔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舌苔或舌体单方面异常一般无论病之久暂,意味着病情尚属单纯。如淡红舌而伴有干、厚、腻、滑、剥等苔质变化,或苔色出现黄、灰、黑等异常时,主要提示病邪性质、病程长短、病位深浅、病邪盛衰和消长等方面情况,正气尚未明显损伤,故临床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舌苔薄白而出现舌质老嫩、舌体胖瘦,或舌色红绛、淡白、青紫等变化时,主要反映脏腑功能强弱,或气血、津液的盈亏,以及运行的畅滞,或为病邪损及营血的程度等,临床治疗应着重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舌苔和舌体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例如,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舌体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舌体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多主热极津伤;青紫舌与白腻苔并见,提示气血瘀阻,痰湿内阻等病理特征。
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应对二者的病因病机及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如淡白舌黄腻苔者,其舌淡白多主虚寒,而苔黄腻又常为湿热之征,舌色和苔色虽有寒热之别,但是舌质主要反映正气,舌苔主要反映病邪,所以脾胃虚寒而感受湿热之邪可见上述之舌象,表明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病变特征。又如红绛舌白滑腻苔,舌色红绛属内热盛,而白滑腻苔又常见于寒湿困阻。苔和舌亦反映了寒、热两种病证,分析其成因可能是由于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故舌色红绛,但气分有湿则苔白滑而腻;又有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或饮食积滞,亦可见红绛舌白滑腻苔。所以,当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时,往往提示体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变化,病情一般比较复杂,舌象的辨证意义亦是两者的结合,临床诊疗中要注意处理好几方面的标本缓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