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里辨证
1.临床研究 林雪娟等运用吴青海教授研发的医用电子鼻,进行表证青年患者与健康青年人的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及气味识别研究,结果发现:表证青年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较健康青年人浓烈,且表热证青年患者气味变化较表寒证青年患者更明显,其识别健康人、表证、里证的准确率分别为90.5%、86.5%、88.0%,对全部案例的识别准确率为89.1%。
2.实验研究 刘占厚等认为传统风寒表证动物模型与临床上风寒表证的特征并不一致,故此于青海西宁(海拔2260m)的高寒地区,通过模拟中医风寒外邪,开展风寒表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工作。造模7天后,模型组大鼠出现活动减少、打喷嚏、抓鼻、轻微腹泻等风寒表证症状,且客观测量显示体重下降、体温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模型利用高寒地域条件,在某些方面复制了风寒表证的特征,但仍有待改善,该法的推广亦存在局限性,但这仍不失为中医证的客观化的一次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