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痰证
2025年08月10日
二、痰证
痰证指痰浊停聚于或流窜于脏腑、经络及组织之间,临床以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包块等为主要表现的证。根据痰的性状及兼症的不同,痰证可分为寒痰、热痰、湿痰、燥痰、风痰、瘀痰。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痰质黏稠,胸脘满闷,纳呆呕恶,头晕目眩,或神昏癫狂,喉中痰鸣,或肢体麻木,见瘰疬、瘿瘤、乳癖、痰核等,舌苔白腻,脉滑。
【证的成因】常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
【证候分析】本证临床表现多端,古人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部位的特有症状进行辨识。痰阻于肺,肺气上逆,则咳嗽咳痰;痰湿中阻,气机不畅,胃失和降,见脘腹胀闷、纳呆呕恶等;痰浊蒙蔽清窍,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痰迷心神,则神昏,甚或癫狂;痰阻经络,气血运行不利,可见肢体麻木;痰停聚于局部,则可见瘰疬、瘿瘤、乳癖、痰核等。苔白腻,脉滑皆为痰湿之征。
【辨证要点】以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局部圆润包块,苔腻,脉滑等临床表现为辨证要点。
【治法】热痰则清热化痰,主方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寒痰则温化寒痰,小青龙汤(《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