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诊法的原理
2025年08月10日
(二)虹膜诊法的原理
目前,虹膜诊法主要运用于实际操作,理论研究尚未成熟,在逐步完善中,主要有以下3种假说。
1.神经反射学说 虹膜是身体外部中最复杂的组织,它是大脑的延伸,包括万千个神经末梢、毛细血管、肌肉及其他组织。虹膜通过大脑眼神经、视丘脑及脊髓与人体器官、组织连接,因此虹膜神经可以接收来自这些组织器官的冲动。此神经连接在胚胎形成中,发育自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特定组织及部位的变化在虹膜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反射。另外,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均存在于虹膜中,也能反映身体其他部位的变化。此“神经视觉反射”说尚未得到解剖学证明。
2.振动原理学说 宇宙中的物质,大到星球,小到原子,都以一个或多个固定频率振动,人体组织也不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振动在虹膜的特定区块有反应,类似《周易》所论述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3.全息论 从中医整体观来看,身体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的功能受整体的影响,同时,整体功能在局部有反应,所以观察局部的生理、病理现象能够推测五脏六腑的情况,这种诊断方式即“司外揣内”。中医传统望目的五轮八廓学说即基于此。
张颖清开创的全息生物学,其基本内涵是: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缩小,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在形态、生理、病理、生化、遗传等生物学特性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此学说已被广泛证实,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也填补了神经反射学说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