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寒淫证

二、寒淫证

寒淫证指寒邪侵袭机体,阳气被遏,以恶寒、无汗、局部冷痛、脉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脉浮紧;或见咳嗽、哮喘、咳稀白痰;或为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或为肢体拘急、冷痛等。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面色白甚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沉迟有力。

【证的成因】多因淋雨、涉水、衣着单薄、露宿、在冰雪严寒处停留等感受阴寒之邪所致。

【证候分析】寒为冬季主气,故冬季多寒病。寒为阴邪,其性清冷,易伤阳气,可出现全身或局部寒冷感。寒主收引,多致腠理、经脉、经筋拘急,阻滞气血运行。寒邪所致的病证有寒邪客表和寒邪直中之分。寒客于表,是寒邪侵袭肌表所引起的病证,称为“伤寒”;寒邪直中,是寒邪直中脏腑的病证,又称“中寒”。

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腠理闭塞,则见恶寒、无汗;卫阳郁而发热;寒性凝滞,主收引,感受寒邪,经络、血脉收引,气血凝滞不通,则见头身疼痛、骨节疼痛等;苔薄白,脉浮主表,紧主寒,乃寒袭于表的表寒证。《伤寒论》称之为“太阳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气血,遏制并损伤阳气,阻滞脏腑气机和血液运行所表现出的证候为里实寒证。由于寒邪客于不同脏腑,可有不同的证候。寒邪客肺,肺失宣降,则见咳嗽、气喘、咳稀白痰等症;寒滞胃肠,损及脾胃之阳,升降失常,运化不利,则见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等症;寒凝经脉,阳气受损,不能达于四肢,则见四肢厥冷,壅遏气机,则见局部拘急冷痛等症。

此外,临床上寒淫证还有多种类型,如寒滞肝脉证、寒滞心脉证、寒凝胞宫证、寒胜痛痹证等,均可见肢冷、局部拘急冷痛、无汗、面色苍白、舌苔白、脉弦紧或沉迟有力。

【辨证要点】以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或局部冷痛、腹泻、蜷卧、苔白、脉紧或沉迟有力等为辨证要点。

【治法】寒邪客表者宜辛温解表,主方麻黄汤(《伤寒论》);寒邪直中者宜温中散寒,主方理中汤(《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