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述评与展望
可以看到,目前心病证研究多集中在心气血、心阴虚、心阳虚、心脉痹阻的证型上,其他证型涉及较少。临床与实验研究涉及了心功能、神经内分泌、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指标,从某一角度阐释了心主血脉、心主神的物质基础,在动物模型方面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病证结合的客观化研究往往是对不同证型特定指标的比较,报道较为分散,同时研究中各个病种的辨证分型又多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横向比较困难,也容易造成病和证之间不同物质基础概念上的混乱。
今后,对心病证的客观化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从系统层面进行研究,以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研究入手,从整体研究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二是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建立统一的心病证诊断标准;三是除了病证结合以外,也可以采用针对异病同证的研究方法,不但从纵向上研究证的特点,还从横向上解决证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