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
2025年08月10日
【古代文献】
《素问·评热病论》: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素问·腹中论》: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素问·奇病论》: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
帝曰:人生而有病颠疾,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
《素问·长刺节论》: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