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一)临床研究
1.内毒素 张西波等从发病基础、致病因子、发病机制等方面证实阳明腑实证和内毒素血症互为因果,它们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关键的致病因子均为内毒素,发病机制为内毒素的移位,内毒素血症很可能就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2.二胺氧化酶(DAO) DAO是小肠黏膜上层绒毛中具有高度活性的细胞内酶,其活性与黏膜细胞的核酸和蛋白合成密切相关,能够反映肠道机械屏障的完整性和损伤程度。陈海龙等研究证明,阳明腑实证患者发病初期血清DAO升高,表明患者正处于肠黏膜破坏期,经积极治疗后,DAO含量逐渐下降,说明阳明腑实证患者存在着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3.免疫学物质 杨学等研究发现,太阳病中风证与伤寒证患者在外感后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免疫状态存在显著差异,太阳伤寒证Th1、Th2型细胞因子、sIgA、IgM均呈相对高表达状态,且Th1型免疫相对占优势;而太阳中风证反之。张西波等研究则发现阳明腑实证患者常伴随着Th1/Th2细胞比例降低及相应细胞因子的改变。姜冬云等从太阴病脾阳虚证角度对唾液sIgA的研究发现,脾阳虚证患者sIg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揭示脾阳虚证患者口腔免疫水平显著下降是脾阳虚证的基本特征之一。
4.肿瘤坏死因子(TNF) TNF能导致组织损伤也能激活其他细胞因子加重细胞损伤,在阳明腑实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TNF常常导致回肠黏膜不同程度的损伤,肠绒毛被覆上皮出现缺失增加肠道的通透性,加快了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