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扎替丁(Nizatidine)

尼扎替丁(Nizatidine)

【商品名】

尼扎替丁、爱希、妮停、赛法雷、维尼舒、卫舒美、渭宁。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组胺H2受体拮抗药,可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上的H2受体,竞争性地抑制组胺与H2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临床研究表明,本药能显著抑制夜间胃酸分泌达12小时。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后,胃酸分泌可减少52%。动物试验表明,本药对由组胺、胃泌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比西咪替丁强8.9倍;抗溃疡作用比西咪替丁强3~4倍,而与雷尼替丁相似(国外也有资料报道,本药似乎与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等效,并不比后两者或其他H2受体拮抗药更优越)。

口服本药75~300mg并不影响胃分泌物中胃蛋白酶的活性,胃蛋白酶总分泌量的减少与胃分泌物体积的减少成比例。本药对基础血清胃泌素或食物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几乎无作用;在给予本药12小时后进食,未见胃泌素分泌反跳。本药无抗雄性激素作用。

2.药动学

本药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绝对生物利用度超过70%。与食物同服,曲线下面积(AUC)和峰浓度增加10%。口服150mg或300mg后,0.5~3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峰浓度分别为700~1800μg/L和1400~3600μg/L。给药后12小时血药浓度降至10μg/L以下。本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5%,主要与α1糖蛋白结合。表观分布容积为0.8~1.5L/kg。口服150mg后AUC为314.6(μg·h)/ml(相同剂量下,老年人AUC比年轻人增加约25%)。唾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3;约0.1%的药物可泌入乳汁,乳汁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肝首过代谢率不到10%。代谢产物包括N2-单去甲基化物、N2-氧化物和S-氧化物。本药消除半衰期为1~2小时,血浆清除率为40~60L/h,肾脏清除率为500ml/min。口服剂量的90%以上在12小时内随尿排泄(其中以原形排出达65%,N2-单去甲基化物占8%,N2-氧化物占6%),随粪便排泄不到6%,不能经血液透析清除。

由于本药半衰期短、清除迅速,肾功能正常者体内一般不产生蓄积。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本药半衰期明显延长,清除率降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为5.8~8.5小时。

【临床应用】

1.用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及内镜诊断的食管炎(糜烂型和溃疡型食管炎);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

2.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3.用于预防和缓解因膳食引发的反酸、胃灼热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1)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一次300mg,一日1次,睡前服用;或一次150mg,一日2次。疗程可用至8周。

(2)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一次150mg,一日1次,睡前服用。连续治疗一年以上的结果尚不明确。

(3)良性胃溃疡:同“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4)GERD:一次150mg,一日2次,以治疗糜烂性食管炎、溃疡性食管炎和因GERD出现的胃灼热症状,疗程可用至12周。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中至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按以下推荐方案给药:

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及GERD推荐剂量表

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推荐剂量表

·老年人剂量

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的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应地减少剂量。

【不良反应】

本药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和荨麻疹。其余各系统不良反应为:

1.中枢神经系统

可见头晕、头痛、乏力、发热、失眠、多梦、嗜睡、焦虑及神经质等。

2.呼吸系统

可见咳嗽、鼻炎、咽炎及鼻窦炎。

3.肌肉骨骼系统

可见疼痛(如背痛、胸痛、肌痛)。

4.肝脏

可见肝脏酶学指标升高等。

5.胃肠道

可见口干、畏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及胃肠功能紊乱等。

6.皮肤

可见皮疹及瘙痒。

7.眼

可见弱视。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对本药或其他组胺H2受体拮抗药过敏者。

2.慎用

既往使用H2受体拮抗药后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者(国外资料)。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用药后尿胆素原测定可呈假阳性。

4.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不推荐儿童使用。

(2)妊娠期妇女:动物实验表明本药抑制小鼠发育,故孕妇慎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3)哺乳期妇女:本药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妇女如用药必须停止授乳。

【制剂与规格】

尼扎替丁片 ①75mg。②150mg。

贮法:置阴凉处保存。

尼扎替丁胶囊 ①150mg。②300mg。

贮法:置阴凉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