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商品名】

倍他米松、β-美松、β-米松、贝皮质醇、贝施利、倍氟美松、倍他美松、倍他米松磷酸二钠、倍他米松磷酸钠、丙酸倍他米松、醋布倍他米松、醋酸倍他米松、迪安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力言佳、培他米松、培他米松戊酸酯、舒其松、他瑞松、戊酸倍他米松、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正妥。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地塞米松的差向异构体。其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同,但抗炎作用较地塞米松、曲安西龙等均强。本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如下:①抗炎作用: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②免疫抑制作用: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细胞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发展。③抗毒、抗休克作用:可对抗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刺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发挥保护机体的作用。

2.药动学

本药极易由消化道吸收,肌内注射1小时达血药峰浓度。软膏外用可经皮肤吸收,在皮肤破损处吸收更快。本药血浆蛋白结合率较其他皮质激素类药物低,血浆半衰期为190分钟,组织半衰期为3日。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现多用于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严重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急性白血病等,也用于某些感染的综合治疗。

2.本药软膏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瘙痒症等。

3.本药搽剂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白癜风。

4.用于黏液囊炎(FDA批准适应证)。

5.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脑瘤、开颅术或头部损伤引起的脑水肿(FDA批准适应证)。

6.用于内分泌系统紊乱(FDA批准适应证)。

7.用于眼部疾病(FDA批准适应证)。

8.用于胃肠道紊乱(FDA批准适应证)。

9.用于造血功能障碍(FDA批准适应证)。

10.用于呼吸系统障碍(FDA批准适应证)。

11.用于上髁炎(FDA批准适应证)。

12.用于急性恶化的多发性硬化(FDA批准适应证)。

13.用于腱鞘囊肿和滑液囊肿(FDA批准适应证)。

14.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FDA批准适应证)。

15.用于恶性高钙血症(FDA批准适应证)。

16.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炎症性疾病(FDA批准适应证)。

17.用于恶性淋巴瘤(FDA批准适应证)。

18.用于蕈样肉芽肿(FDA批准适应证)。

19.用于特发性或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病综合征(FDA批准适应证)。

20.用于有症状的类肉状瘤病(FDA批准适应证)。

21.用于由骨性关节炎引起的滑膜炎(FDA批准适应证)。

22.用于颞动脉炎(FDA批准适应证)。

23.用于急性非特异性的腱鞘炎(FDA批准适应证)。

24.用于累及神经或心肌的旋毛虫病(FDA批准适应证)。

25.辅助用于结核性脑膜炎(FDA批准适应证)。

26.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7.用于多发性骨髓瘤。

28.用于辅助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

29.用于促进早产儿的肺成熟。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一般用法

·口服给药 本药片剂:起始剂量为一日1~4mg,分次服用;维持剂量为一日0.5~1mg。

·肌内注射 本药注射液、粉针剂:一日2~20mg,分次给药。

·静脉注射 参见“肌内注射”项。

·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瘙痒症

·局部给药 本药软膏:一日2~4次,涂于患处后轻揉片刻。

·白癜风

·局部给药 本药搽剂:一日1~2次,直接涂于患处,疗程不得少于3个月,坚持用药半年以上,疗效可能更佳。

【不良反应】

使用糖皮质激素生理剂量替代治疗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于使用药理剂量时,且与疗程、剂量、用药种类、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有密切联系。本药的不良反应较少,潴钠作用微弱,但其作用时间较长(半衰期长),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抑制也较短效糖皮质激素明显。

1.代谢/内分泌系统

①长期用药可见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低钾血症、儿童生长抑制、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加重。②糖皮质激素可使血糖升高、血胆固醇升高、血脂肪酸升高、血钠水平升高,使血钙下降、血钾下降。

2.肌肉骨骼系统

长期用药可见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

3.泌尿生殖系统

长期用药可见月经紊乱。

4.神经系统

长期用药可见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

5.精神

可见欣快感、激动、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

6.胃肠道

长期用药可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穿孔。

7.血液

糖皮质激素对外周血液的影响为:淋巴细胞减少、真核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嗜碱粒细胞减少、多核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

8.皮肤

①长期用药可见紫纹、痤疮。②长期使用本药软膏或搽剂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毛囊炎、口周皮炎及继发感染。

9.眼

长期用药可见青光眼、白内障。

10.其他

①长期用药可见下肢水肿、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②用药后可见并发感染(以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各种疱疹病毒为主)。③有的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头痛、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乏力等,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发,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及其他甾体类激素过敏者。②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病、体癣、股癣等)患者禁用本药软膏和搽剂。

2.慎用

①肾功能损害或结石患者。②肝功能损害(包括肝硬化)者。③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④糖尿病患者。⑤憩室炎、胃溃疡、胃炎或食管炎患者。⑥全身性真菌感染者。⑦白内障和(或)青光眼患者。⑧眼单纯性疱疹患者。⑨高脂蛋白血症患者。⑩高血压患者。[11]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2]重症肌无力患者。[13]骨质疏松患者。[14]结核病患者。[15]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病倾向者。[16]有癫痫史的患者(国外资料)。[17]老人应慎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国外资料)。

3.用药警示

①诱发感染:在激素作用下,已被控制的感染可复发,最常见结核感染复发。对某些感染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但同时必须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期用药后,应迅速减量、停药。②本药潴钠作用较弱,故不宜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替代治疗。③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不可用于颅脑损伤。④本药停药时应逐渐减量至停药。⑤本药软膏不宜长期使用,并避免全身大面积用药。⑥本药搽剂不可涂入眼结膜囊内,慎用于眼周。⑦本药搽剂不宜与其他皮肤科药物同时使用。⑧不可在渗出性病灶处使用封闭敷料,且使用封闭敷料时应谨慎,以免增加不良反应。

4.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本药软膏涂抹部位若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药并洗净。

5.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①长期大剂量使用本药可使皮肤试验结果呈假阴性,如结核菌素试验、组织胞质菌素试验和过敏反应皮试等。②本药可使甲状腺131 I摄取率下降,减弱促甲状腺素(TSH)对促甲状腺素释放素(TRH)刺激的反应,使TRH兴奋试验结果呈假阳性,干扰促性腺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的结果。③本药使放射性核素脑和骨显像减弱或稀疏。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监测血糖、尿糖或糖耐量(尤其糖尿病患者或有患糖尿病倾向者)。②小儿应定期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③应进行眼科检查,注意白内障、青光眼或眼部感染的发生。④检查血电解质和大便隐血。⑤监测血压和骨密度(尤其老年人)。

7.特殊人群

(1)儿童:①本药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速度,儿童长期用药应特别慎重,且应定期监测生长情况。②儿童局部使用本药后可能成比例的大量吸收,且可能更易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已有儿童局部用药后发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颅内压增高和库兴综合征的报道。

(2)老人:老年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及糖尿病,老年患者尤其更年期后的女性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加重骨质疏松,故老人应慎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3)妊娠期妇女:①本药可透过胎盘。动物试验证实孕期给药可增加胚胎腭裂、胎盘功能不全、自发性流产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人类使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轻或死胎的发生率。妊娠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尽可能避免使用。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本药可随乳汁排泄,对授乳婴儿可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尽可能避免使用。

(5)特殊疾病状态:①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在)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手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抗菌药物不可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较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以上患者一般不宜使用本药,特殊情况用药应权衡利弊,但应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②肾功能不全者:由于可能发生体液潴留,故此类患者慎用。③肝功能不全(包括肝硬化)者:长期用药可造成体液潴留,故此类患者慎用。④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用药可造成体液潴留和高血压,故此类患者慎用。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皮质类固醇可引起心肌破裂,故此类患者慎用。⑥糖尿病患者:本药可能影响葡萄糖生成和调节从而导致高血糖,故此类患者慎用。⑦胃肠道疾病(包括憩室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存在胃肠穿孔的风险,故此类患者慎用。⑧白内障和(或)青光眼患者:长期用药可引起眼内压升高、开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故此类患者慎用。长期用药者考虑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⑨甲状腺疾病患者:皮质类固醇的代谢清除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中增加,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中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应慎用。⑩重症肌无力患者:此类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症状恶化,尤其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初期,故此类患者慎用。[11]骨质疏松患者:大剂量和(或)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故此类患者慎用。[12]有癫痫史的患者:有出现肾上腺危象伴癫痫发作的报道,故此类患者慎用。[13]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史者:此类患者用药更易出现精神症状。

【制剂与规格】

倍他米松片 0.5m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倍他米松醋酸酯注射液 1ml:1.5mg。

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1ml:5.26mg(相当于倍他米松4m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倍他米松软膏 ①4g:4mg。②10g:10mg。

贮法:于凉暗处密封保存。

醋酸倍他米松搽剂(另含二甲基亚砜30%、乙醇70%) ①0.025%(10ml:2.5mg)。②0.025%(40ml:10mg)。③0.025%(105ml:26.25mg)。

贮法:遮光,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注射用倍他米松磷酸钠 ①2.63mg(相当于倍他米松2mg)。②5.26mg(相当于倍他米松4m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二丙酸倍他米松洗剂 0.05%。

贮法:于25℃(15~30℃)保存。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 0.05%。

贮法:于25℃(15~30℃)保存。

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 0.05%。

贮法:于2~25℃保存。

戊酸倍他米松泡沫剂 0.12%。

贮法:于20~25℃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