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Pegloticase)

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Pegloticase)

【商品名】

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尿酸特异性酶,是重组尿酸酶,通过催化尿酸氧化为尿囊素,从而降低血尿酸浓度。尿囊素是一种惰性且可溶于水的嘌呤类代谢物,较易被清除,主要经肾排泄。

【临床应用】

尚未收集到相关资料。

【其他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传统疗法难以治愈的成人慢性痛风(FDA批准适应症)。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慢性痛风

·静脉滴注 一次8mg(以尿酸酶蛋白计),每2周1次。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肾功能损害者无需调整剂量。

·老年人剂量

65岁及以上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可见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恶化、左心室功能不全。

2.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见糖尿病、血脂异常。

3.呼吸系统

可见鼻咽炎。

4.肌肉骨骼系统

可见痛风发作。

5.泌尿生殖系统

可见慢性肾病。

6.免疫系统

可见过敏反应(表现为气喘、口周水肿或舌水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伴或不伴皮疹或荨麻疹)、抗体产生。

7.胃肠道

可见恶心、呕吐、便秘。

8.皮肤

可见淤伤或淤斑。

9.其他

可见输液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部不适、胸痛、红斑、瘙痒)。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

①给药期间或给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输液反应。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给药后2小时内,但也有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报道(FDA药品说明书-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注射液)。②给药前应预先使用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FDA药品说明书-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注射液)。③给药后应在恰当的时间内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FDA药品说明书-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注射液)。④给药前应检测血尿酸浓度。给药过程中,当血尿酸浓度升高至6mg/dl以上(尤其是连续两次检测值均超过6mg/dl)时,应停药(FDA药品说明书-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注射液)。

2.用药警示

①不推荐本药用于治疗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②本药可改变血尿酸水平,导致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盐动员,从而增加痛风发作次数。建议至少在用药前1周,使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并持续使用至少6个月,以预防痛风发作(医学禁忌或不可耐受的情况除外)。③本药具免疫原性,接受二次治疗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的风险可能更高,故患者停药后接受二次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本药停药超过4周后接受二次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3.禁忌证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国外资料)。

4.慎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国外资料)。

5.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①如滴注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应减慢滴注速率或停止后以较低速率重新滴注,且应在滴注完之后监测患者约1小时。②如出现痛风发作,无需停药,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处理。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给药前应检查血尿酸水平。

7.特殊人群

(1)儿童:18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2)老人: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年轻患者无差异,但不排除个别老年患者对本药更敏感。

(3)特殊疾病状态:①G6PD缺乏症患者:此类患者用药有出现溶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风险,应禁用。此外,用药前应排除G6PD缺乏症高风险患者。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此类患者给药后可出现病情恶化,故应慎用并在给药后密切监测。

【制剂与规格】

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注射液(以尿酸酶蛋白计) 2ml:16mg。

贮法:2~8℃避光保存,不得振摇及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