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苷(Floxuridine)

氟尿苷(Floxuridine)

【商品名】

氟尿苷、5-氟脲嘧啶脱氧核糖酸钠、5-氟去氧尿苷、5-氟脱氧尿苷、氟苷、氟尿嘧啶脱氧核苷、氟脲嘧啶脱氧核糖核酸、氟脱氧尿苷。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氟尿嘧啶的脱氧核苷衍生物,药理作用同氟尿嘧啶。本药疗效为氟尿嘧啶的2~3倍,而毒性仅为其1/5~1/6,但对RNA的抑制作用不如氟尿嘧啶。

2.药动学

本药胃肠道吸收差,通常采用注射给药。本药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体内代谢可因给药方式和速度而不同,快速注射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为氟尿嘧啶。

【临床应用】

对肝癌、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等有效,对无法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动脉灌注 一日5~20mg/m2,24小时持续输入,连续用药14~21日,出现局部(如皮肤红斑、黏膜炎)或全身毒性反应时停药直至毒性反应消退,如果持续有效则增加疗程。治疗的合理疗程可从1个月到几年。

·静脉滴注 一日500mg,10日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

有出现急性和延迟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报道,表现为共济失调、视物模糊、抑郁、眼球震颤、眩晕和嗜睡。

2.肝脏

有报道,使用本药后可致碱性磷酸酶、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等增高。肝动脉注射给药,曾出现严重的硬化性胆管炎或严重肝功能损害。

3.胃肠道

常见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也可见畏食、痉挛性腹痛、舌炎、咽炎、十二指肠溃疡。

4.血液

可出现骨髓抑制,导致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偶见血小板减少。

5.皮肤

可有脱发、皮炎、瘙痒及溃疡。

6.其他

本药全身反应与氟尿嘧啶相似。动脉给药后,局部反应(如黏膜炎、局部红斑)比全身反应明显。

【注意事项】

1.特别警示

本药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接受第一个疗程治疗时应住院观察(FDA药品说明书-注射用氟尿苷)。

2.用药警示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经肝动脉注射给药时应谨慎。

3.慎用

①肝功能不全者。②肾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期妇女。④哺乳期妇女。(以上均选自国外资料)

4.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出现以下治疗反应时,必须立即停药:口腔炎、咽炎、食管炎、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腹泻(大便次数多于4次)、顽固性呕吐、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或白细胞计数迅速下降、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有任何部位出血。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应定期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②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

6.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2)老人:尚不明确。

(3)妊娠期妇女:①动物试验中本药可致畸,妊娠期妇女慎用本药。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4)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慎用本药。

(5)特殊疾病状态:曾接受大剂量盆腔放疗者和曾使用烷化剂类抗肿瘤药者:此类患者应慎用本药。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氟尿苷 500mg。

贮法:15~30℃保存。

氟尿苷注射液 250ml:5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