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Tinidazole)

替硝唑(Tinidazole)

【商品名】

滴虫净、迪克新、第孚、砜硝唑、服净、济得、捷洛林、康多利、可立泰、快服净、乐净、丽珠快服净、普洛施、双鹤荻达、替尼达唑、替你净、替诺康、骛马厌克。

【药理】

1.药效学

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具有抗厌氧菌和抗原虫感染的作用。作用机制:①能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②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③强大的杀灭滴虫的作用,作用机制未明。作用特点是:体内外抗滴虫和厌氧菌的活性较甲硝唑高,起效时间快,且毒副作用比甲硝唑低。

抗菌谱:对脆弱拟杆菌等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梭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韦容球菌属及加得纳菌等具有抗菌活性;对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滴虫、阿米巴原虫、麦地那龙线虫等微生物也有较强作用。

2.药动学

口服后吸收完全。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在生殖器官、肠道、腹部肌肉、乳汁中浓度较高。在肝脏、脂肪中浓度较低;在胆汁、唾液中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相仿。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高,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中的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80%。可透过血-胎盘屏障,在胎儿及胎盘中可达较高药物浓度。蛋白结合率为12%,消除半衰期平均为12.6小时。药物在肝脏代谢,单剂口服250mg后约16%以原形从尿中排出;静脉给药后20%~25%以原形从尿中排出,12%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排泄缓慢。肾功能不全者药代动力学指标不变,但血透可快速清除药物。

【临床应用】

1.厌氧菌感染:败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支气管感染、鼻窦炎、皮肤蜂窝组织炎、口腔感染及术后伤口感染。

2.结肠或直肠手术、妇产科手术及口腔手术的术前预防用药。

3.肠道及肠道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贾第鞭毛虫病、加得纳菌阴道炎的治疗。

4.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口服给药

1.厌氧菌感染每次1g,每日1次,首次加倍。疗程为5~6日。

2.外科预防用药术前12小时顿服2g。

3.阴道滴虫病、贾第鞭毛虫病单剂2g,顿服。

4.阿米巴痢疾每日2g,顿服,疗程为2~3日;也可每次0.5g,每日2次,疗程为5~10日。

5.肝阿米巴病每日1.5~2g,顿服,连用3日,必要时可延长至5~10日。

·含服 口腔局部含服,每次2.5mg,每日4次,连用3日。

·含漱 50ml水中加药液2ml,含漱1分钟,每日3次。

·静脉滴注

1.厌氧菌感染每次0.8g,每日1次。疗程为5~6日。

2.外科预防用药总量为1.6g,分1~2次给药,第一次于手术前2~4小时,第二次于手术期间或术后12~24小时内给药。

·阴道给药 滴虫性阴道炎:①阴道栓剂:每次0.2g,每日2次。②阴道泡腾片:置于阴道后穹隆部,每晚1片,连用7日为一疗程。

·血液透析后必须给药一次。

儿童

·口服给药

1.阴道滴虫病、贾第鞭毛虫病每日0.05g/kg,顿服。

2.阿米巴痢疾每日0.05g/kg,顿服,连用3日。

【不良反应】

1.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口腔异味等胃肠道症状。

2.偶见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偶见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

4.中性粒细胞减少、便秘、静脉炎等症状也偶有报道。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或其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②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③血液病患者。④妊娠3个月内的孕妇。⑤哺乳期妇女。

2.慎用

肝功能障碍者。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可干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LDH)、三酰甘油、己糖激酶等检验结果,可使其检验值降至零。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肝功能减退者代谢减慢,药物及其代谢物易在体内蓄积,长期用药时应做血药浓度监测。②重复一个疗程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测定。

5.特殊人群

(1)老人:老年人由于肝功能减退,药动学有所改变,需监测血药浓度。

(2)妊娠期妇女:可透过胎盘,妊娠3个月内应禁用,3个月以上的孕妇只有具明确指征时才选用。

(3)哺乳期妇女:在乳汁中的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似。不推荐用于哺乳期妇女。必须用药,应中断哺乳,并在疗程结束3日后,方可重新哺乳。

【制剂与规格】

替硝唑片 0.15g;0.25g;0.5g。

替硝唑胶囊 0.2g;0.25g;0.5g。

替硝唑含片 2.5mg。

浓替硝唑含漱液 100ml:0.2g。

替硝唑注射液 100ml:0.4g;200ml:0.4g。

替硝唑栓 200mg。

替硝唑阴道泡腾片 0.2g。

【保存】

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