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Glipizide)

格列吡嗪(Glipizide)

【商品名】

格列吡嗪、安达、安吉(格列吡嗪)、吡磺环己脲、吡磺环乙脲、迪沙、格迪、格列甲嗪、格列匹散得、减糖尿、捷贝、蓝绿康、力达美、利糖妥、洛厄尔巴、麦林格、曼迪宝、美吡达、泌乐得、灭糖尿、灭特尼、秦苏、瑞易宁、思乐克、唐贝克、天糖尿、依必达、怡平、优哒灵、元坦、智唐。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其机制是与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使K+通道关闭,引起膜电位改变,Ca2+通道开启,胞液内Ca2+浓度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此外还有胰外效应,包括改善外周组织(如肝脏、肌肉、脂肪)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2.药动学

在磺酰脲类药物中,本药胃肠吸收较快,最高药效时间与进餐后血糖达高峰的时间较一致。普通片剂:口服后30分钟起效,1~3小时达Cmax,消除半衰期约为5小时。主要经肝脏代谢,约85%代谢物无降糖活性。本药大部分经肾脏排出,约8%随胆汁排出,第2日全部排出。控释片:口服后2~3小时血药浓度开始升高,6~12小时达Cmax,服药后24小时内可保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缓释片:健康成人口服10mg,约(11.6±5.54)小时达Cmax[约为(373.5±86.57)ng/ml],半衰期为(9.67±3.50)小时。分散片:健康成人口服10mg,约2.5小时达Cmax[约为(1.38±0.20)μg/ml],半衰期约为(9.95±1.04)小时。口腔崩解片:口服后30分钟起效,1~2小时达Cmax,消除半衰期为3~7小时,维持降血糖作用长达10小时以上。胶囊:口服后2~3小时达Cmax,消除半衰期为3~7小时。缓释胶囊:健康成人口服10mg,约(11±2)小时达Cmax[约为(283±43)μg/ml]。

【临床应用】

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2型糖尿病

·口服给药

(1)普通片剂、分散片、口腔崩解片:①单用饮食疗法失败者,起始剂量为一日2.5~5mg,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增减剂量,一次增减2.5~5mg。一日剂量超过15mg者,应分2~3次餐前服用。②已使用其他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者,停用其他磺酰脲类3日,复查血糖后开始服用本药。从5mg起逐渐加大剂量,直至产生理想的疗效。最大日剂量不超过30mg。②胶囊:①单用饮食疗法失败者,起始剂量为一日5mg,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增减剂量,一次增减5mg。一日剂量超过15mg者,应分2~3次餐前服用。

(2)已使用其他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者,停用其他磺酰脲类3日,复查血糖后开始服用本药。从5mg起逐渐加大剂量,直至产生理想的疗效。最大日剂量不超过30mg。

(3)控释片:剂量应个体化,推荐初始剂量为一日5mg,与早餐同时服用,对降糖药更敏感的患者可由更低的起始剂量开始用药。以后根据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调整剂量,多数患者一日5~10mg即可,一日最大剂量为20mg。

(4)缓释片:剂量应个体化,一般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5mg,一日1次,早餐前半小时服用。以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及服药时间。

(5)缓释胶囊:剂量应个体化,宜从小剂量开始。开始时一日5mg,早餐前半小时服用,以后根据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调整剂量,多数患者一日10mg即可,部分患者需一日15mg,推荐最大剂量为一日20mg。

·老年人剂量

老年患者应使用较低起始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可见晕厥、心律失常、偏头痛、面部潮红、高血压,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2.代谢/内分泌系统

①偶见低血糖,可发生在以下情况:年老体衰者、体力活动过度者、不规则进食者、饮酒或肝肾功能损害者。低血糖可表现为心动过速、心悸、出汗、颤抖、头痛、精神紊乱、视物模糊、癫痫发作或昏迷等。还可出现低钠血症。②可见口渴,偶见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肌酸酐轻至中度升高,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3.呼吸系统

可见鼻炎、咽炎、呼吸困难,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4.肌肉骨骼系统

可见关节痛、腿痉挛、肌痛,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5.泌尿生殖系统

①可发生泌尿道结石(特别是有形成尿酸结石倾向的患者)。②可见多尿、排尿困难,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6.神经系统

①较常见头痛,减少剂量即可缓解。还可出现眩晕、嗜睡(通常为一过性)。②可见头晕、震颤、失眠、感觉异常、焦虑、抑郁、感觉迟钝、肌张力增高、思维混乱、步态异常、性欲降低,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7.精神

可见紧张,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8.肝脏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罕有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肝损伤的报道。

9.胃肠道

①较常见恶心、上腹胀满。还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②可见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呕吐、厌食、微量便血,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10.血液

偶见造血系统可逆性变化,如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还可出现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全血细胞减少。

11.皮肤

①可出现瘙痒、红斑、湿疹、荨麻疹、斑丘疹等,在停药后数日至2周内,皮疹常自行消失。②可见出汗,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12.眼

可见视物模糊、眼痛、结膜炎、视网膜出血,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13.过敏反应

个别患者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皮疹。

14.其他

可见虚弱、全身疼痛、全身寒战、水肿,但与本药的因果关系不明。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或磺胺类药过敏者。②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③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白细胞减少者。⑥肾上腺功能不全者。⑦妊娠期妇女。

2.慎用

①体质虚弱者。②高热、恶心、呕吐者。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者。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⑤严重胃肠狭窄(病理性或医源性)患者应慎用本药控释片。

3.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2)老人:未观察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差异,但老年患者易发生降血糖药引起的低血糖,故老年患者用药应使用较低起始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3)妊娠期妇女:①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证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可造成死胎和胎儿畸形,故妊娠期妇女禁用。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本药可随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以免授乳婴儿发生低血糖。

(5)特殊疾病状态: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此类患者使用磺酰脲类药可致溶血性贫血,应慎用,考虑使用非磺酰脲类药。②严重胃肠狭窄(病理性或医源性)患者:本药控释片含不变形物质,为避免发生肠梗阻,此类患者应慎用本药控释片。③肥胖糖尿病患者:服用磺酰脲类药可增加体重,加重肥胖糖尿病患者病情,此类患者应限制每日摄入总热量。④使用本药后处于应激状态(如发热、创伤、感染、外科手术)的患者:此类患者有必要停用本药改用胰岛素,以维持正常血糖代谢。⑤缩短本药在胃肠道滞留时间的胃肠道疾病患者:此类患者用药可影响本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