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Furosemide)

第一节 呋塞米(Furosemide)

【商品名】

速尿、速尿灵、呋喃苯胺酸、腹安酸、利尿磺胺、利尿灵。

【药理】

1.药效学

为强效的髓袢利尿药,能增加水和电解质(如钠、氯、钾、钙、镁,磷等)的排泄。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使管腔液Na、Cl浓度升高,而髓质间液Na、Cl浓度降低,渗透压梯度差降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导致水、Na、Cl排泄增多。由于Na重吸收减少,远端小管Na浓度升高,促进Na-K、Na-H交换增加,K、H排出增多。本药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Cl的机制为:该部位基底膜外侧存在与Na-K-ATP酶有关的Na、Cl配对转运系统,呋塞米通过抑制该系统功能而减少Na、Cl的重吸收。还可能抑制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促进远曲小管分泌K。通过抑制亨氏袢对Ca2+、Mg2+的重吸收而增加Ca2+、Mg2+排泄。短期使用可增加尿酸排泄,长期用药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表现在: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E2含量升高,从而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尤其是肾皮质深部血流量增加,这在利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用于预防急性肾衰竭的理论基础。本药在使肾小管液流量增加的同时而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可能是流经致密斑的Cl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断球-管平衡。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结合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有助于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由于可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为其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因作用持续时间短,控制血压的效果也较差,但在伴有对噻嗪类利尿剂耐药的体液潴留的高血压或伴有肾脏损害的高血压时应使用本药。能有效治疗与肾衰竭有关的水肿,有慢性肾衰竭的水肿和高血压患者只能用袢利尿剂控制。本药可用于诊断急性肾衰竭和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

2.药动学

口服吸收率为60%~70%,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口服吸收率降至43%~46%。水肿性疾病,由于肠壁水肿,口服吸收率也下降,应胃肠外给药。口服和静脉用药后起效时间分别为30~60分钟和5分钟,达峰时间分别为1~2小时和0.33小时,作用持续时间分别为6~8小时和2小时。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分布容积平均为体重的11.4%,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1%~97%。能通过胎盘屏障。半衰期为30~60分钟,无尿患者延长至75~155分钟,肝肾功能同时严重受损者延长至11~20小时;新生儿由于肝肾廓清能力较差,半衰期延长至4~8小时。88%以原形经肾脏排泄,12%经肝脏代谢后随胆汁排泄,可从乳汁排出。透析不能清除本药。

【临床应用】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衰竭),也可与其他药物合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2.高血压。不作为首选药物,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尤为适用。

3.预防急性肾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时,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本药,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

4.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5.稀释性低钠血症,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时。

6.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

7.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巾毒等)。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口服给药

1.水肿性疾病每次20~40mg,每日1次,必要时6~8小时后追加20~40mg,最大剂量达每日600mg。

2.高血压每日40~80mg,分2次服用,酌情调整剂量。

3.高钙血症每日80~120mg,分1~3次服用。

·静脉注射

1.水肿性疾病①一般剂量:开始为20~40mg,必要时每2小时追加剂量。②急性左心衰竭:起始剂量为40mg,必要时每1小时追加80mg。③慢性肾功能不全:每日为40~120mg。

2.高血压危象起始为40~80mg,伴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肾衰竭时,可酌情增加。

3.高钙血症每次20~80mg。

·静脉滴注 急性肾衰竭:200~4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滴注速度不超过4mg/min。每日总量不超过1000mg。

儿童

·口服给药 水肿性疾病:起始为2mg/kg,必要时每4~6小时追加1~2mg/kg。

·静脉注射 水肿性疾病:起始剂量为1mg/kg,必要时每2小时追加1mg/kg。每日最大可达6mg/kg。新生儿应延长用药间隔。

【不良反应】

1.代谢/内分泌系统

水、电解质紊乱较常见,如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高血糖症较少见。

2.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胰腺炎等较少见。长期应用还可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肝脏

肝功能损害较少见。

4.泌尿生殖系统

高尿酸血症较少见。在高钙血症时使用,可引起肾结石。

5.血液系统

使骨髓抑制而导致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但较少见。

6.神经精神系统

出现头晕、头痛、指趾感觉异常,但较少见。

7.眼

出现视物模糊、黄视症、光敏感,但较少见。

8.耳

耳鸣、听力障碍多见于大剂量静脉快速注射时,多为暂时性。

9.肌肉骨骼

肌肉强直较少见。

10.过敏反应

较少见。可见皮疹、间质性肾炎,重者可致心脏骤停。

11.其他

使原有糖尿病加重。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对磺胺药或噻嗪类利尿药过敏者,对本药也可过敏。

2.禁忌证

孕妇(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

3.慎用

①无尿或严重肾功能损害者。②糖尿病患者。③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④严重肝功能损害者。⑤急性心肌梗死者。⑥胰腺炎或有此病史者。⑦有低钾血症倾向者。⑧红斑狼疮患者。⑨前列腺肥大者。⑩哺乳期妇女。

4.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可致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尤其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过度脱水可使血尿酸和尿素氮水平暂时性升高,血电解质浓度下降。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随访检查:①血电解质。②血压:尤其是用于老年人时。③肾功能。④肝功能。⑤血糖。⑥血尿酸。⑦酸碱平衡情况。⑧听力。

6.特殊人群

(1)儿童:在新生儿体内半衰期明显延长,新生儿用药间隔应延长。

(2)老人:老年人应用,发生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和肾功能损害的机会增多。

(3)妊娠期妇女:可致流产、胎儿肾盂积水,胎儿死亡率升高。

(4)哺乳期妇女:可经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制剂与规格】

呋塞米片:20mg;40mg。

呋塞米注射液:2ml;20mg。

贮法:避光、密闭,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