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醇(Allopurinol)

别嘌醇(Allopurinol)

【商品名】

别嘌醇、奥迈必利、别嘌醇钠、别嘌呤、别嘌呤醇、柴罗列克、华风痛、路必利、全嘌呤、赛来力、赛洛克、赛洛力、痛风立克、痛风宁、痛风平、维洛林、异嘌呤醇、易达通。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oxypurinol)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后者可使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再使黄嘌呤转变成尿酸),使尿酸生成减少,血中及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从而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本药也有助于痛风结节及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此外,通过对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酸转换酶的作用,本药可抑制体内新的嘌呤的合成。

2.药动学

本药口服易吸收,胃肠道吸收率80%~90%,分布容积为1.6~2.43L/kg。口服30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3~9μg/ml,氧嘌呤醇于2~5小时达到Cmax(为5.89μg/ml)。静脉给予本药100mg和300mg,30分钟时达到Cmax(分别为1.58μg/ml、5.12μg/ml);氧嘌呤醇于给药后4小时达到Cmax(分别为2.2μg/ml、6.18μg/ml)。口服24小时后血尿酸浓度开始下降,在2~4周时下降最为明显。本药约70%在肝内代谢为具有活性的氧嘌呤醇,两者均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约10%以原形、70%以代谢物随尿排出,亦可随乳汁排泄。合用排尿酸药可促进氧嘌呤醇的排泄,但肾功能不全时其排出量减少。本药半衰期为1~3小时,氧嘌呤醇为14~28小时。

【临床应用】

1.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者,也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2.用于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

3.用于痛风石。

4.用于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5.用于复发性草酸钙结石(FDA批准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一般用法

·口服给药 ①普通片剂: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一周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液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测定值仍高,可再增加剂量。最大日剂量为600mg。②缓释片或缓释胶囊:一次250mg,一日1次,应根据病情和生化检查结果(如血液和尿液的尿酸水平)酌情调整剂量。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少日剂量。

·肝功能不全时剂量

肝功能损害者应减少日剂量。

·老年人剂量

老年患者应减少日剂量。

儿童

·常规剂量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口服给药 普通片剂:6岁以下儿童,一次50mg,一日1~3次;6~10岁儿童,一次100mg,一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

【不良反应】

1.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见糖耐量减低(或出现糖尿病症状)。在治疗期间,从肌肉活检中发现次黄嘌呤、黄嘌呤及羟嘌呤醇结晶,临床上出现肌肉疼痛(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而且存在有诱因或肾脏疾病)。

2.泌尿生殖系统

可见肌酐清除率降低、少尿、间质性肾炎,甚至发生进行性肾衰竭。长期用药可出现黄嘌呤肾病或结石。

3.免疫系统

可见淋巴结肿大。

4.神经系统

常见头痛、头晕,罕见手脚麻木感、乏力等,停药后则恢复。

5.肝脏

可见暂时性氨基转移酶升高,可引起肝肉芽肿形成伴胆囊炎、胆管周围炎、过敏性肝坏死,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

6.胃肠道

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减退、口腔溃疡等。

7.血液

可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粒细胞减少,甚至全血细胞减少。

8.皮肤

可见脱发。

9.眼

有导致白内障的报道。

10.过敏反应

可见皮疹,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也可为水疱性反应等。尚可见过敏性血管炎、剥脱性皮炎。极罕见表皮坏死(Lyell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性反应。

11.其他

可见发热,罕见疼痛(如刺痛)。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明显血细胞低下者。④妊娠期妇女。⑤哺乳期妇女。

2.慎用

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有特发性血色素沉积症病史者(国外资料)。③骨髓抑制者(国外资料)。④老年患者。

3.用药警示

①本药不可用于治疗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②本药不能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不可作为抗炎药使用,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两周左右)方开始使用。痛风急性期服用,可造成尿酸结晶迁延和痛风性关节炎持续。③本药用于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过多,或有痛风石或泌尿系结石及不宜用排尿酸药者。当从排尿酸药换成本药时,排尿酸药的用量应在数周内逐渐减少,本药用量逐渐增多,直到能维持正常血尿酸浓度。④本药必须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有效量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以后逐渐减量,以最低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⑤在治疗的最初几个月内,痛风的急性发作可能更频繁,因此应同时服用预防量的秋水仙碱;而在本药治疗期间出现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及时给予足量的秋水仙碱。⑥用药期间应大量饮水,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⑦本药有致眩晕的危险,用药期间不宜驾驶及操作机械。

4.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①用药期间出现任何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时,均应考虑停药。②如皮疹广泛而持久,经对症处理无效并有加重趋势时,必须停药。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②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尿尿酸水平,以此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

6.特殊人群

(1)儿童:尚无儿童使用本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资料。因本药缓释制剂的剂量难以准确调整,儿童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且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血尿酸和尿尿酸的检测结果,随时对剂量进行调整,以保证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2)老人:老年患者应慎用本药。

(3)妊娠期妇女:①国内资料指出妊娠期妇女禁用本药。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本药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可随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禁用。

(5)特殊疾病状态:肾功能不全者:因可能增加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故此类患者慎用本药。

【制剂与规格】

别嘌醇片 100mg。

贮法:遮光,于10~30℃密封保存。

别嘌醇缓释片 250mg。

贮法:遮光,于干燥处密封保存。

别嘌醇缓释胶囊 250m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注射用别嘌醇钠 500mg(以别嘌醇计)。

贮法:于20~25℃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