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康唑(Ketoconazole)

第三节 酮康唑(Ketoconazole)

【商品名】

里素劳、采乐、康特、里秦量、霉康灵、尼唑啦、酮哌恶咪唑。

【药理】

1.药效学

为合成的咪唑类抗真菌药,低浓度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高浓度时具有杀灭真菌的作用。能干扰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膜的通透性,使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磷脂的生物合成,抑制氧化酶、过氧化酶的活性,使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导致细胞亚微结构的改变和细胞坏死。还可抑制白念珠菌从芽孢转变为具侵袭性的菌丝。对曲霉、毛霉或足分支菌的抗菌作用差。对血-脑屏障穿透性差,不宜用于真菌性脑膜炎。

2.药动学

口服后在胃酸内溶解易吸收,胃酸浓度降低时,药物吸收减少。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可到达有炎症的关节液、唾液、胆汁、尿液、乳汁、肌腱、皮肤软组织、粪便等中。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能力差,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低于1mg/L。可透过胎盘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0%以上。部分在肝内代谢为无活性的产物,主要由胆汁排泄,由肾排出的仅占给药量的13%,其中2%~4%以原形自尿中排出。

【临床应用】

1.全身性真菌感染全身念珠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2.皮肤、毛发和指(趾)甲的真菌和(或)酵母菌感染皮肤真菌病、甲癣、甲周炎、花斑癣、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等。

3.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皮肤念珠菌病、头皮糠疹、脂溢性皮炎等。

4.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真菌感染患者的预防性应用。

【用法与用量】

·口服给药

1.一般感染每日200~400mg,顿服或分2次服。

2.深部真菌感染每次200mg,每日1~2次。

3.皮肤感染每次200mg,每日1次。必要时增至每次400mg,每日1次或每次200mg,每日2次。

4.阴道念珠菌病每次400mg,每日1次,进餐时服用。

5.免疫缺陷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每日400mg。

·外用

1.乳膏剂体癣、股癣、花斑癣、皮肤念珠菌病,每日1~2次;脂溢性皮炎,每日2次;甲沟炎、须癣、头癣和足癣,每日3次。

2.洗剂花斑癣,每日1次,洗澡时将洗剂均匀涂于患处,轻擦使起泡沫,保留5~10分钟后彻底冲洗,连续5日;头皮脂溢性皮炎,每周用本药洗头2次,连续4~6周。

儿童

·口服给药

1.一般感染2岁以上小儿每日3.3~6.6mg/kg,顿服或分2次服。

2.深部真菌感染每日按体重4~8mg/kg。

3.皮肤感染体重小于15kg的儿童,每次20mg,每日3次;体重15~30kg的儿童,每次100mg,每日1次;体重30kg以上的儿童,同成人。

4.免疫缺陷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每日按体重4~8mg/kg。

【不良反应】

1.肝毒性

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AST、ALT)可逆性升高。偶有发生严重肝毒性者。

2.胃肠道

反应恶心、呕吐及纳差等。

3.男性乳房发育。

4.局部症状

外用较常见的有瘙痒、刺痛或其他刺激症状。

5.其他

尚可发生皮疹、头晕、嗜睡、畏光等反应。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急慢性肝病患者。③孕妇。④2岁以下儿童禁用口服制剂。

2.慎用

①胃酸缺乏者。②酒精中毒或肝功能损害者。③哺乳期妇女。④2岁以上儿童慎用口服制剂。

4.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可致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也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6.特殊人群

(1)儿童:口服制剂不宜用于2岁以上者,如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权衡利弊。

(2)老人:老人外用未发现特殊问题。

(3)妊娠期妇女:可透过胎盘。动物实验证明可致畸。美国FDA将该药在妊娠分类中属C类。

(4)哺乳期妇女:口服可分泌至乳汁中。可使新生儿发生核黄疸,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制剂与规格】

酮康唑片 200mg。

酮康唑胶囊 200mg。

酮康唑混悬液 100ml:2g。

酮康唑乳膏 2%。

酮康唑霜 2%。

酮康唑洗液 2%。

【保存】

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