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氯匹定(Ticlopidine)

第一节 噻氯匹定(Ticlopidine)

【商品名】

利旭达、氯苄吡啶、氯苄匹啶、氯苄噻啶、氯苄噻哌啶、氯苄噻唑啶、噻氯吡啶。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噻吩并吡啶血小板聚集抑制药。血小板的活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二磷酸腺苷(ADP)起关键作用。当ADP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的凝血因子Ⅰ受体(糖蛋白Ⅱb/Ⅲa受体),使后者结合凝血因子Ⅰ而致血小板聚集(第一相聚集)。另外,血小板活化后又可释放ADP,导致血小板进一步聚集(第二相聚集)。本药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包括第一相及第二相聚集)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对聚集功能已被抑制的血小板其作用是不可逆的。此外,本药还可降低凝血因子Ⅰ浓度和血黏度。上述作用有利于防治血管性疾病。

2.药动学

本药口服后80%以上由肠道迅速吸收。口服250mg,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小时,峰浓度为1.33~1.99mmol/L。常规用药2日后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临床明显起效(抑制>50%)时间在4日之后,而达最强作用(抑制大于60%~70%)则需用药8~11日。蛋白结合率高达98%(主要与血中白蛋白及脂蛋白结合)。本药由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随尿液及粪便的排泄率分别为60%、25%。消除半衰期受年龄和给药方式的影响:单次给药250mg,20~43岁者为7.9小时,65~76岁者为12.6小时;多次给药(一次250mg,一日2次),20~43岁者约4日,65~76岁者约5日。停药后出血时间及其他血小板功能多于1~2周内恢复正常。

【临床应用】

1.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间歇性跛行、单眼视觉缺失等。

2.用于体外循环心外科手术,预防血小板丢失。

3.用于慢性肾透析,可增强透析器的功能。

4.用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5.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6.用于保护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7.用于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8.用于减少肾移植后移植物失活。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口服给药 一次250mg,一日1~2次。进餐时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必要时可减少本药剂量。

【不良反应】

1.泌尿生殖系统

可见过敏性肾病。

2.免疫系统

可见狼疮综合征。

3.肝脏

罕见胆汁淤积、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肝炎。少数患者可有胆固醇轻度升高,停药可恢复正常。

4.胃肠道

偶见轻微胃肠道反应。罕见恶心、呕吐、腹泻、齿龈出血、黏膜出血倾向。也有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个案报道。

5.血液

常见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偶见用药数年后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TTP。还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6.皮肤

常见皮疹。罕见皮肤出血倾向、瘀斑。

7.其他

可见血管神经性水肿、脉管炎。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血友病、近期溃疡病、近期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③出血时间延长者。④白细胞总数减少、血小板减少或有粒细胞减少病史者。

2.慎用

①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者。②中至重度肾功能不全者。

3.用药警示

①无血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监测条件时,用药的安全性将受影响。②为避免加重出血,择期手术(包括拔牙)前10~14日应停用本药。若术中出现紧急情况,可输新鲜血小板以帮助止血。急诊手术时按需要补充血小板,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③服用本药时,若患者受伤并导致继发性出血时,应暂停服药。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应定期监测血常规,最初3个月内每2周1次。②对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肾功能。③如患者需行急诊手术,应检查出血时间及血小板功能。

5.比尔斯标准

本药不适用于老年患者。

【制剂与规格】

盐酸噻氯匹定片:①125mg。②250mg。

贮法:避光,密封保存。

盐酸噻氯匹定缓释片:200mg。

贮法:避光,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盐酸噻氯匹定胶囊:①100mg。②125mg。③250mg。

贮法:避光,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