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莫司汀(Semustine)
【商品名】
司莫司汀、甲环己亚硝脲、甲环亚硝脲、甲基CCNU、甲基氯乙环己亚硝脲、甲基罗氮芥、赛氮芥。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对处于G1-S边界或S早期的细胞最敏感,对G2期也有抑制作用。本药进入人体后,其分子从氨甲酰胺键处断裂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氯乙胺部分,将氯解离,形成乙烯碳正离子,发挥烃化作用,致使DNA链断裂,RNA及蛋白质受到烃化,这些主要与抗瘤作用有关;另一部分氨甲酰基变为异氰酸酯,或再转化为氨甲酸,以发挥氨甲酰化作用,主要与蛋白质,特别是与其中的赖氨酸末端氨基反应,据报道这主要与骨髓毒性有关。氨甲酰化作用还可破坏一些酶蛋白,使DNA受烃化破坏后较难修复,有助于抗癌。
本药虽具烷化剂作用,但与一般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与长春新碱、丙卡巴肼及抗代谢类抗肿瘤药也无交叉耐药性。在多数实验性肿瘤中研究发现,本药作用与卡莫司汀、洛莫司汀相似,但对Lewis肺癌、小鼠自发乳腺癌、B16恶性黑色素瘤疗效优于卡莫司汀及洛莫司汀,治疗指数为此二药的2~4倍,且毒性较低。
2.药动学
本药吸收入血后迅即分解,口服本药120~290mg/m2,10分钟后血浆中即可测到以14 C分别标记的氯乙基部分和4~甲基环己基部分。氯乙烯部分与环己基部分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6小时、3小时。以肝、肾、胃、肺、肠中分布浓度较高,本药脂溶性强,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服药30分钟后,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15%-30%。本药代谢产物浓度持续较久,口服34小时后在血浆中仍可测得。约有47%的标记物在24小时中随尿排泄,从粪便排泄量不到5%,从呼吸道排出不到10%。
【临床应用】
1.常用于脑部原发肿瘤及转移肿瘤。
2.与其他药物合用可治疗恶性淋巴瘤、胃癌、大肠癌、黑色素瘤。
3.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肝癌。也可用于治疗肺癌。
4.对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睾丸肿瘤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口服给药 本药单用,一次125~200mg/m2,每6~8周1次;也可一次36mg/m2,一周1次,6周为一疗程。与其他药物合用,一次75~150mg/m2,每6周1次;或一次30mg/m2,一周1次,连用6周。
儿童
·口服给药 一次100~120mg/m2,每6~8周1次。
【不良反应】
1.泌尿生殖系统
可影响肾功能。也可能抑制睾丸或卵巢功能,引起闭经或精子缺乏。
2.肝脏
肝功能一过性异常。
3.胃肠道
恶心、呕吐最早可在口服后45分钟出现,迟者在6小时左右出现,通常在次日可消失。另可见口腔炎。
4.血液
可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和白细胞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服药后4周和5~6周左右,持续6~10日。本药对骨髓的抑制具有累积性。
5.皮肤
可引起轻度脱发,偶见全身性皮疹。
6.其他
可引起乏力。另有报道,本药可能导致其他原发肿瘤。
【注意事项】
1.禁忌证
①对本药过敏者。②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或血小板低于50×109/L者。③孕妇。④哺乳期妇女。
2.慎用
①有骨髓抑制者或曾有白细胞低下者。②溃疡病患者。③食管静脉曲张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感染患者。
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4.特殊人群
(1)妊娠期妇女:本药有致畸的可能性,孕妇(特别是妊娠早期)禁用本药。
(2)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禁用本药。
【制剂与规格】
司莫司汀胶囊 ①10mg。②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