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醇醚(Naloxegol)
【商品名】
纳洛醇醚。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外周性μ阿片受体拮抗药,可拮抗阿片类药与胃肠道的μ阿片受体结合,进而减轻阿片类药引起的便秘。
本药为纳洛酮的聚乙二醇衍生物,且为P-糖蛋白(P-gp)的底物,被动渗透性较纳洛酮低,且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排出量较高,故本药在推荐剂量下渗透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量可忽略不计,进而限制了本药干扰阿片类药的中枢镇痛作用。本药不引起滥用和依赖性。
2.药动学
本药口服后首次达峰时间低于2小时,第二次达峰时间为首次达峰后0.4~3小时。健康受试者用药后的终末期平均表观分布容积为968~2140L。本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4.2%。主要经CYP 3A酶系统代谢,血浆、尿液、粪便中共有6种代谢物(N-脱烷基化、O-脱甲基化、氧化、PFG链部分丢失)。口服放射性标记的本药后,随尿液和粪便的排泄量分别为给药量的16%和68%;原形药物随尿液的排泄量低于给药量的6%,随粪便的排泄量约为给药量的16%。治疗剂量下本药的消除半衰期为6~11小时。多次给药后蓄积量极少。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成人患者阿片类药引起的便秘(OIC)(FDA批准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OIC
·口服给药 一次25mg,一日1次。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至一次12.5mg,一日1次。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轻度肾功能损害者用药无须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Ccr)小于60ml/min者(如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或晚期肾病患者),初始剂量为一次12.5mg,一日1次;如患者可耐受初始剂量且OIC症状持续存在,可增至一次25mg,一日1次。
·肝功能不全时剂量
轻、中度肝功能损害者用药无须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害者应避免使用本药,因剂量尚未确定。
·老年人剂量
老年患者用药无须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
头痛。
2.胃肠道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胀气。
3.皮肤
多汗。
4.其他
阿片撤药反应(如寒战、焦虑、易激惹、打哈欠)。
【注意事项】
1.用药警示
①使用本药前应停用缓泻药。如使用本药3日后仍未达最佳反应,需要时可使用缓泻药。②使用本药前无须改变镇痛药的剂量。用药前持续使用阿片类药可增加患者对本药的敏感性。③停用阿片类镇痛药后应停用本药。
2.禁忌证
①对本药严重过敏者。②已知或疑似胃肠道梗阻、有复发性胃肠道梗阻高风险的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穿孔)(以上均选自国外资料)。
3.慎用
尚不明确。
4.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2)老人:临床试验中,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总体差异,但不能排除部分老年患者对本药的敏感性更高。
(3)妊娠期妇女:①尚无妊娠期妇女用药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资料。因胎儿的血-脑脊液屏障发育不完全,妊娠期妇女用药可能使胎儿出现阿片撤药症状,故妊娠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4)哺乳期妇女:尚不明确本药是否随人类乳汁排泄,但可随大鼠乳汁排泄,并可被乳仔吸收,故妊娠期妇女应停药或停止哺乳。
(5)特殊疾病状态:①血-脑脊液屏障受损的患者:此类患者用药可增加发生阿片撤药反应或镇痛作用降低的风险,用药应权衡利弊,且应监测阿片撤药反应的症状。②可损害胃肠道壁完整性的疾病(如克罗恩病、消化性溃疡、Ogilvies综合征、憩室病、浸润性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瘤)患者:有此类患者使用其他外周性阿片受体拮抗药引起胃肠道穿孔的报道,故此类患者使用本药应权衡利弊,并监测是否出现严重、持续或恶化的腹痛,如出现,应停药。
【制剂与规格】
草酸纳洛醇醚片(以纳洛醇醚计) ①12.5mg。②25mg。
贮法:20~25℃(15~3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