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商品名】

柳氮磺吡啶、长建宁、硫氮磺胺吡啶、柳氮吡啶、柳氮磺胺吡啶、舒腹捷、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维柳芬。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是水杨酸与SP的偶氮化合物,具有抗菌、抗风湿和免疫抑制作用。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SP与5-ASA。SP有微弱的抗菌作用,它在药物分子中主要起载体作用,阻止5-ASA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吸收,仅在肠道碱性条件下,肠道微生物使重氮键破裂而释出有效成分。其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5-ASA与大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能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发挥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减少大肠埃希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同时抑制肠前列腺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前列腺素增加)及其他炎症介质(如白三烯)的合成。其抗风湿作用可能与SP抑制肠道中的某些抗原性物质,从而抑制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过程有关。

2.药动学

本药口服后部分在胃肠道吸收,通过胆汁可重新进入肠道(肠肝循环)。未被吸收部分被回肠末段和结肠的细菌分解为5-ASA和SP,残留部分自粪便排出,也可透过胎盘及经乳汁排泄。5-ASA几乎不被吸收,大部分以原形自粪便排出,但其N-乙酰衍生物也可见于尿中;SP可被吸收并排泄,尿中可测到其乙酰化代谢产物。血清SP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20~40μg/ml)与毒性有关,当SP浓度超过50μg/ml时具毒性,此时应减少剂量,避免毒性反应。

【临床应用】

1.溃疡性结肠炎。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可作为辅助疗法;亦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

2.克罗恩病。用于治疗活动期的克罗恩病,特别是累及结肠的患者。

3.类风湿关节炎。

4.用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FDA批准适应证)。

5.用于强直性脊柱炎。

6.用于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

7.用于肠道手术前预防感染。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炎性肠病(主要为溃疡性结肠炎)

·口服给药 一日3~4g,分次口服,用药间隔不宜超过8小时,为防止胃肠道不耐受,初始以一日1~2g的小剂量开始,如果一日超过4g,应警惕毒性增加。①缓解期:建议给予维持剂量以防症状重现,一般一次1g,一日2~3次。②轻度及中度发作:一次1g,一日3~4次。③严重发作:一次1~2g,一日3~4次,可与类固醇药物合用,组成强化治疗方案。④防止复发:按一日0.02~0.03g/kg的剂量,分3~6次服用。

·直肠给药 ①重症患者,一次0.5g,每日早、中、晚各1次。②中或轻症者,早、晚排便后各用0.5g。③症状明显改善后,改用维持量,即每晚或隔日睡前用0.5g。

·灌肠 一日2g,混悬于生理盐水20~50ml中,作保留灌肠,也可添加白及粉以增大药液的黏滞度。

·类风湿关节炎

·口服给药 一次1g,一日2次,并按下表逐渐增加日剂量。若治疗两月后未出现反应,可将剂量增至一日3g。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剂量增加表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小剂量。

儿童

·常规剂量

·炎性肠病(主要为溃疡性结肠炎)

·口服给药 按一日0.04~0.06g/kg的剂量,分3~6次服用。防止复发时,按一日0.02~0.03g/kg的剂量,分3~6次服用。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常见心悸。还有出现心动过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的个案报道。

2.代谢/内分泌系统

偶见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

3.呼吸系统

肺部并发症(纤维性肺泡炎伴有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嗜酸粒细胞增多)。有报道可出现肺炎和肺部浸润。表现为干咳、发热和气促,在治疗数周或数月后出现。停药和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如果再次用药则又出现该反应与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成分有关。

4.肌肉骨骼系统

有个案报道可致肌病,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及瘙痒性皮疹,见于手臂,躯干和腿部。皮肤检查发现手臂、腿部和躯干有弥漫性的斑丘疹样红斑状皮损;肢端检查发现弥漫性的肌肉触痛,以股四头肌最为严重。

5.泌尿生殖系统

①结晶尿、管型尿、血尿,较少见蛋白尿。偶见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罕见男性精子减少或不育症。②肾毒性。有个案报道可致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中毒性肾病变(表现为少尿、无尿、结晶尿、血尿、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也有报道出现双侧肾结石。③可导致尿液变色。

6.免疫系统

①有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报道,患者可能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胸膜腔积液、抗核抗体阳性以及心包填塞。停药后症状缓解。②可出现继发性选择性的免疫球蛋白A(IgA)不足。该反应可能仅发生于有遗传易患性的患者,但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7.神经系统

①常见头痛,较少见头晕,也可见周围神经病变、无菌性脑膜炎。②还可见听力受损、横贯性脊髓炎、惊厥、失眠、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共济失调等。也有报道出现一过性的脊髓病灶以及嗜睡。还有可能出现更严重但较少见的急性脑病、言语困难、癫痫发作。

8.精神

可见抑郁症。也有报道出现幻觉。

9.肝脏

①肝炎、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肝功能减退、一过性肝酶升高,严重者可出现急性重型肝炎。②有报道本药可致肝脏毒性,表现为发热、皮疹伴瘙痒、淋巴结和肝肿大,伴白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③可出现肝脏肉芽肿。停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肉芽肿消失。

10.胃肠道

①可见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畏食;较少见胃痛、腹痛;偶见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罕见胰腺炎。②还可见味觉异常、腹部不适、胃肠胀气、胃灼热感。也有出现血性腹泻、口腔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大多数反应是轻微的。

11.血液

①可见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出血倾向。②较少见红细胞异常(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发绀。还可见骨髓抑制如伴有白细胞减少。③有用药后出现白细胞增多的报道,停药后症状消失。

12.皮肤

①常见红斑、瘙痒。较少见皮肤黄染。还可有出疹、荨麻疹、史-约(Stevens-Johnson)综合征、表皮坏死溶解综合征。②有个案报道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③在用本药治疗银屑病时,应警惕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

13.耳

较少见耳鸣。有报道可出现听力丧失。

14.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也可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还可见眶周水肿、血清病、LE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

①对磺胺药过敏者对本药也可过敏。②对呋塞米、砜类、磺脲类、噻嗪类利尿药、磺酰基类、碳酸酐酶抑制药、水杨酸类药物过敏者,对本药也可过敏。

2.禁忌证

①对本药及其代谢产物、磺胺类药物或水杨酸盐过敏者。②妊娠期妇女。③哺乳期妇女。④2岁以下小儿。

3.慎用

①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者。②肠道或尿路阻塞者。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④血卟啉病患者。⑤肝、肾功能损害者。⑥哮喘患者。⑦失水、休克患者(因服用本药易导致肾损害)。⑧慢乙酰化者(Slow acetylator phenotypes)(国外资料)。⑨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全身用药者(国外资料)。⑩纤维性肺泡炎患者(国外资料)。

4.用药警示

①服用本药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服碱化尿液的药物。②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反应与耐药性,随时调整剂量,部分患者可采用间歇治疗(用药2周,停药1周)。如腹泻不改善,可加大剂量。

5.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①如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除强调餐后服药外,也可分成小量多次服用,甚至可每小时1次,使症状减轻。②出现皮肤症状及血液不良反应时,应立刻停止用药。

6.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

本药能干扰氨基马尿酸钠肾脏清除率测定时的化学显色过程,故影响测定的精确度。

7.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①治疗前作全血检查,以后每月复查一次。这对接受较长疗程的患者尤为重要。②治疗前需评估过敏史,检查是否存在恶血质、光敏感性、肠胃不适、贫血、黄疸、血尿、中枢神经系统变化。②直肠镜与乙状结肠镜检查,观察用药效果及调整剂量。③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④肝、肾功能的检查。⑤排便次数、感染迹象检查。

8.其他注意事项

①未曾用本药片剂及肠溶片治疗过的患者,建议其在最初几周内逐渐增加剂量。使用肠溶片能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肠溶片不可压碎及掰开服用。②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只能用本药肠溶片。根据经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临床效果出现在治疗后1~2个月内。建议本药肠溶片与止痛药和(或)非甾体类抗炎药一起服用,至少到本药肠溶片的疗效出现为止。已证实,使用本药肠溶片进行长期治疗是有效的且能被较好地耐受。③服用本药时,尿液可呈橘红色,此为正常现象,不应与血尿混淆。④小剂量长期应用可防止复发,延长其缓解期。⑤当一日用量达到或超过4g,或血药浓度超过50μg/ml时,本药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增多。⑥本药用于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时,临床症状如腹泻等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只有当内镜检查确定好转后剂量才可降至维持量,若腹泻复发,则应加大剂量至停药前的剂量。⑦接受磺胺药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

9.特殊人群

(1)儿童:因本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应禁用。

(2)老人:老年患者应用本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如严重皮疹、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等是老年人严重不良反应中常见者。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应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3)妊娠期妇女:①本药可通过胎盘屏障,动物试验发现有致畸作用,尚缺乏充足的人体研究资料。妊娠期妇女禁用。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4)哺乳期妇女:本药可分泌入乳汁,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故哺乳期妇女禁用。

特殊疾病状态 ①重症炎性肠病患者:重症炎性肠病患者宜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以便及时控制病情。②慢乙酰化者:已定级为慢乙酰化患者因磺胺吡嗪(本药代谢物)的半衰期延长,更易出现不良反应。

【制剂与规格】

柳氮磺吡啶片 ①0.125g。②0.25g。③0.5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0.25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 0.25g。

贮法:遮光,密封保存。

柳氮磺吡啶栓 0.5g。

贮法:遮光,密封,在30℃以下保存。灌肠用柳氮磺吡啶散